首页 昆明 正文
专家学者献计大健康产业 “个性化+规模化”开拓昆明模式
昆明信息港    12-15 08:30:48

专家学者献计大健康产业 “个性化+规模化”开拓昆明模式

国内外嘉宾都看好“昆明优势”。 记者李海曦/摄

    通过“以人为本”的健康产业模式,取代“以病为本”的医药产业模式,昆明应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模式,并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国甚至全球——昨日,在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的“健康,让生活更幸福”主题论坛上,许多专家建言:昆明要走个性化发展路子。

    从医药产业转为健康产业

    “目前,我们还停留在医药产业阶段,还未发展到健康产业阶段。”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兼首席执行官康裕建说,借此时机,昆明应发展具有昆明模式的“大健康”产业。

    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迥然不同。康裕建认为,医药产业是以病为本,标准化制药的过程。而健康产业是以人为本,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昆明如何步入“大健康”产业时代?需要从个性化定制和规模化生产着手。其中,个性化定制犹如中医,看病开方因人而异,对待同种病情不同体质的人,所开的方子也不尽相同。但为满足众多病患的需求,就需要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因此,只有个性化定制+规模化生产,才是“大健康”。

    同康裕建一样,国家发改委国合新技术应用中心健康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徐伟民认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彻底扭转医疗服务的方向、方法和模式,是今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以治病为中心的医疗现状,给健康行业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因此,发展人民需求的健康产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目前,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并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正是根治“以治病为中心”这一顽疾的“良方”。

    依托优势构建健康服务

    “昆明有上千种中草药,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发展‘大健康’产业提供了保障。”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说,借助优势,昆明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功效,推动中医药的系统研究和广泛应用,推动中医药与养生保健、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中医药振兴,在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体系。

    良好的气候环境也是昆明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优势之一。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原会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卫生部原部长李深说,依托气候、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优势,昆明可以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产业,如为老年人提供度假住宅区域,让他们来昆明旅行养老;建设老年病医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完善保险,为老年人提供更健全的保险服务;开发老年人健康食品等,从而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健养结合的“大健康”产业。

    除资源优势外,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也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关键因素之一。郭渝成介绍,发展“大健康”产业,各级政府应承担起全民健康管理的主导责任,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为执政的重要目标之一和工作着眼点,并推动政府履行在构建“家庭、社区、村镇、城市”环环相扣的健康管理服务链条中的主体作用,营造有利于从生存环境到生产环境,从生理健康到心理健康,从运动方式到生活方式,从健康教育到健康产业各个领域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优势

    让更多人到昆明养生养老

    昨日,2016年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就全面可持续发展、跨境医疗服务贸易与中医药国际化等内容展开对话。在高峰对话的同时,专家学者对昆明发展大健康产业给予了肯定与支持,认为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发展生物医药、中医药养生、迁徙式养老等健康产业提供资源基础。

    将昆明列为项目发展地

    “昆明已经被列为我们公司项目发展的地区之一。通过此次在昆明召开的大健康论坛,我们发现昆明政府部门很支持大健康产业发展,昆明又有着适合养生养老的居住环境。政策支持加上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昆明在发展大健康产业时有着很好的前景。”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峻在会上说。该公司是一家以养老服务型为主的企业,通过自主运营的居家呼叫中心、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化的家庭服务团队,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居家生活服务。“以后将会借助当地大数据云中心,运用智能化的科技手段,与药店连接,完善智慧养老,让老年人在昆明享有更好地养生养老服务。”

    小小世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原霸王集团首席执行官万玉华则认为,昆明风光旖旎、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种类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很适合打造各类健康特色小镇。运用昆明独特优势,让昆明大健康产业走出去,也吸引更多的人到昆明养生养老。

    “大健康涉及的面非常广,让我们从传统的关注医疗,发展到关注整个健康方面。而互联网时代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借此将蕴含养生保健的中医文化传播出去。同时建立中医药保健基地,让中医药服务与互联网技术更好结合,让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得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提高健康品质。”北京东方灵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延淮说。

    运用互联网扩大中医养生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据平台提升,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未来,将会更多地运用数字移动技术来提升健康的标准化。远程问诊、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将在医疗健康应用实践上前所未有的爆发。仅仅依靠线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支撑中医药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中钰资本管理股份公司医疗投资董事总经理刘牧樵说。

    他表示,昆明大健康领域有一定的资源和优势,但是如何将这些优势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实现跨境医疗服务贸易与中医药国际化,都是需要借助互联网,才能让传统中医药焕发出新的力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食药舆情部主任郭平在会上说,如何实现跨境医疗服务贸易与中医药国际化,现在有了政策支持和资源基础,借助“互联网+”的大健康领域可以有很多事情完成。如同仁堂国际就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借助“互联网+”打造全新的大健康生态平台,运用健康检测技术、健康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中医“治未病”的健康服务产品开发,同时探索中医健康风险评估,提升疾病预防,用健康维护特色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来服务全球的用户。

    此外,来自华盛顿天使投资有限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兰达尔·里德,则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待昆明大健康产业发展,“想要更好地把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扩大中医养生服务。除了昆明的资源优势基础,还需要创新、技术与资金三要素的支持。昆明与中国其他很多城市一样,需要有合理化的要素支撑,更新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观念,才能更成熟地发展大健康产业。”

    支招

    打造健康大数据示范城市

    昨日下午,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之“智慧转型与大健康产业链延伸”专题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多位业界大咖围绕“大数据安全建设”“健康产业链”“互联网+智慧医疗”等话题展开了一场聚智“头脑风暴”,也为昆明大健康产业发展勾勒出一幅立足云端、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

    打造大数据标准示范

    在智慧医疗转型方面,没有大数据,就没有大健康,这是论坛上业内人士的共识。对此,中国医学影像信息集成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逗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熙首位演讲,便抛出一个极具思考性的话题:《如何建立全民健康大数据及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为什么婴儿才出生,奶粉尿片等推销电话、广告便接踵而至?这就是医疗信息数据的泄露。”黄春熙介绍,健康大数据包括3种,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及电子影像云。大数据本身关系到国家安全,也涉及每个人的隐私,因此在建立大数据时首先要建立安全标准,即医学标准、数据库标准、个人信息安全3项标准共立的技术体系,从而形成行业标准,这样今后在医疗行业的数据传输才有标准可循。

    据介绍,目前上海逗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在公共安全领域与云南开展合作,还将助力昆明打造健康大数据建设标准示范城市。“在昆明即将举行的上合国际昆明马拉松比赛上,我们将运用4G指挥系统全程管控,对医疗救援和志愿者服务进行支持,下一步还有望助力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建立大数据标准,将把信息安全和医疗大数据建设齐头并进,这将会对全国都起到示范作用。”黄春熙表示。

    “未来医疗”模式值得借鉴

    而针对产业链延伸,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副院长谢瀛华带来了《高端精准医学和互联网应用》的主题演讲,并通过真实案例,展示了人造器官、免疫细胞疗法、电脑刀、智慧远程医疗和养生抗老等先进精准医疗技术和理念在台湾的实际应用。

    演讲中,谢瀛华还重点介绍了正在建设的“洄澜湾日出山庄未来医疗中心”。他表示,昆明“好山、好水、好人文、好景致”,在资源优势上和台湾有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是发展类似“未来医疗中心”的养生旅游、高端医疗得天独厚的好地方,该模式在内地特别是在昆明可以尝试结合和延伸合作。

    此外,中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彭涛也带来了《互联网+智慧健康—未来经济主跑道》主题演讲,主要介绍了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广州家庭医生协会副会长兰凯则介绍了《全科管理与家庭医生》新理念。

    从“治病”到“预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的需求也从以前简单的“治病”到了如今的医养结合“治未病”,且这一趋势在论坛对话嘉宾环节,成为了国内外专家的共识。

    美国创新企业集团战略渠道全球咨询委员会主席亨利·皮特曼表示,在美国大健康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也促进着公立医院做出改变,由原来的患者预约医生看病、写病历,现在却以“防病”为主,改变了从原来以“疾病”为中心,变成以“人”为中心。而深圳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克丰也同样表示,在“治未病”方面,应尝试保险业与体检、预防结合起来。此外,也将探索如何将顶级医生的诊疗经验和智慧,通过网络传递给基层医生。

    合作

    国内外医疗企业盼与昆明强强联手

    昨日,来自国内外的10位医疗健康、医疗旅游、投资等行业高管在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中,针对大健康产业供给侧创新献计献策,认为昆明要打造中医药产业基地和特色健康小镇,并希望与昆明从互联网、医疗旅游、养老等方面开展合作。

    愿望一:与昆明合作互联网医疗

    爱问医联科技(深圳)公司副总裁杨鹏程说,大数据显示,综合三甲医院,60%的门诊是复诊,慢性病占一大部分。从互联网调查了1万个中国家庭,他们对子女的未来就业问题,有70%的家庭不愿意子女从事医疗行业,然而一个合格医生需要最少15年以上的专业培养,再加上信任危机、医患关系等问题,因此,希望和昆明相关部门、单位合作,发展互联网远程医疗。这样不仅能缓解门诊复诊量,还能通过远程监控血糖、血压等检测,让医生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上海比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子宇也表达了与昆明合作互联网医疗的愿望。他说,大健康可以提前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中国人不重视预防,往往发病了就比较严重,要长期治疗。目前,有两种方式可以提前预知可能会患什么病,来提早预防,一个是中国已经有的基因检测,还有一个就是多数人不知道的毒素检测。也就是说,半年内,只要接触过烟、酒类有害身体的,都可以检测到在体内堆积的毒素。

    愿望二:在昆明打造健康小镇

    海思德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佟伟栋希望昆明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医疗健康小镇或基地,政府部门从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设备采购投入等方面多给予支持,这样还能吸引更多的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安康通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峻表示,养老是个大健康话题,应从生活方式、起居环境等方面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建议昆明一定要鼓励开展跨界合作,政府、物业、龙头企业、大药房等方面共同推进养老相关产品。

    同样对昆明充满合作期盼的还有橙海医疗(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高辉。他说,自己10多年前就对昆明的医疗感兴趣,这次参加大健康高峰论坛,认为云南医疗服务体系和健康体系的建设要分开,并且要多元化、多层次,争取3到5年成为行业领军。

    珠海市国强健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国强也表示,未来计划在中国建第一所公益的健康大学,培养更多的专业健康人才,也希望在教育方面与昆明合作。

    经验

    来自迪士尼的启发:

    医养+旅游的奇妙之旅

    “迪士尼”和“医院”,看似完全不搭界的两个词汇,却在医养旅游上奇妙地结合了起来。今年,上海浦东医院成为迪士尼唯一官方医疗保障单位,承担起迪士尼的急救任务。在昨日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的“发展医养旅游 促进全球合作”专题论坛中,上海市浦东医院国际医疗部副部长沈晓韵分享了《上海迪士尼医疗保障与中国旅游医疗模式探索》,并建议发展跨境医疗旅游,昆明应该更加“国际化”。

    医疗需要更加国际化

    主题演讲中,沈晓韵从医疗质量、医疗可及性、治疗延续性、医疗费用、医护团队等方面,分享了浦东医院这所公立医院之所以能成为旅游巨头迪士尼合作伙伴的原因。

    在她看来,要想移植浦东医院与迪士尼合作模式,昆明需要解决医疗“国际化”问题。沈晓韵说:“昆明的旅游资源比上海要更丰富,这是昆明发展跨境医疗旅游、医养旅游的一大优势。不过,昆明的医疗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还需要更加‘国际化’。医疗硬件、软件与国际标准接轨,将会使国外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纳、愿意选择在国内医院就医。”

    从发展跨境医疗旅游的地理位置来看,浦东医院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并占据浦东“两港一区”的上海国际航空港、洋山深水港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战略发展的核心区;昆明,则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拥有石林、轿子山等旅游景区。

    在占据先天地理区位的基础上,医院的医疗质量是医养旅游的重要支撑。“发展跨境旅游医疗、医养旅游,需要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因为这将会给外国患者和国际医疗保险公司选择到中国进行医养旅游的信心。”她说。

    医养结合是旅游新方向

    医疗可及性,也是发展医养旅游,尤其是跨境医疗旅游的重要条件。“可及性,既包括交通可达的便捷,也包括医疗支付的便捷性。目前,浦东医院已与国际医疗保险公司签署协议,方便外国患者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为医疗服务付费。”她说。

    目前,昆明的医疗支付可及性亟待加强,交通可及性则正逐步提升。截至2015年底,昆明长水机场共开通航线284 条,其中国内航线224 条、国际航线54条、地区航线6条,是国内开通东南亚航线最多的;今年底,沪昆高铁、云桂高铁都将开通运行。

    在沈晓韵看来,另一关键因素是治疗的延续性,这也是昆明发展医养旅游面临的一大挑战。目前,浦东医院通过多个国际医疗网络模式,有效解决外国患者回国后的后续治疗问题。此外,构建以国外知名医疗专家、获得国际资质的国内医疗人才组成的医护团队,利用自贸区对医疗产品的关税优惠有效降低治疗费用,都是吸引外国患者的重要因素。

    “医疗旅游,以医疗为主,旅游为辅。因此,旅游资源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沈晓韵说,“昆明的旅游资源比上海要更丰富,这也是昆明发展医养旅游的先天优势。”(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晶蓉 记者蔡晓磊 张晓莉 徐婕 李思凡)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