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财政局:重大项目预算内前期经费3月底前全部到位
昆明信息港    01-09 18:35:03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洁 2016年,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的财政改革任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千方百计组织财政收入,多措并举促进财政支出。在收入方面:一是及时制定收入计划,夯实征收责任;二是加强收入通报考核,掌握收入动态;三是健全收入预报机制,及时分析预警;四是完善收入组织机制,强化税收调研;五是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在支出方面:一是督促县市区落实支出责任;二是督促落实部门支出主体责任;三是加快新增债券资金支出;四是狠抓盘活存量资金支出。

昆明市财政局:重大项目预算内前期经费3月底前全部到位

(配图)

    通过这些措施,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30.0亿元,增长5.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689.1亿元,增长9.1%。其中:涉及民生支出完成50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6%。涉及GDP支撑性指标的八项支出完成418.8亿元,增长22.7%。圆满实现了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期目标。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昆明市2017年经济工作开门红实施方案》的通知,涉及财政实现首季开门红的主要经济指标计划共有2项,一项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017年一季度计划目标5%;另一项是“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合计增速”2017年一季度计划目标18%。目前,我们已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提前研究两项指标实现开门红的具体措施,确保与全市经济指标一同实现“开门红”。

    就财政职能作用而言,财政履行着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经济发展的四大职能;总的来说,财政部门要发挥好四大作用:一是发挥好对财政收入组织的协调作用。加强对经济形势、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及土地出让情况的预判分析,做实做细做深收入基础工作,及早谋划,提前应对,做到心里有底,提高对收入全盘的把握统筹水平。二是发挥好对改善民生的保障作用。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民生资金保障机制,全力支持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生态环保、扶贫攻坚等民生工程,切实做到保住基本、兜住底线。三是发挥好对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财政是政府统筹盘活政府性资金、资源、资产的操盘手,需要牢固树立经营财政的理念。加大对“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用好置换债券,优化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加大PPP模式的推广应用,抓好示范项目的推进实施,推进政府投资基金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盘活各类政府性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强化对重大项目融资、建设和实施的支撑推动。四是发挥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真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财政政策和资金,对照“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精确投入、精准实施;保障稳增长政策落实所需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扶持,支持产业培育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全面落实国家“营改增”政策,加大清费减税力度,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收费和基金,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昆明市财政局:重大项目预算内前期经费3月底前全部到位

(配图)

    省政府近日出台的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中已经明确,各州市要结合实际,制定稳增长具体措施并抓好落实。目前,昆明市已经在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举措,结合工作职能,财政部门将在以下几方面贯彻落实稳增长政策:一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财政、发改部门于2017年3月底前拨付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各部门预算内专项资金须于2017年6月底前下达60%以上、9月底前下达80%以上、11月底前全部下达到位。二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2017年,市级财政继续安排25亿元综合交通建设专项资金,按照“2+X”资金使用管理模式,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三是支持各类产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促进“188”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兑付各类产业扶持及补助资金,加强资金审批、使用、管理和跟踪;积极采取财政贴息、风险补偿、产业发展基金、资本金注入、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产业资金投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四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禁征收过头税,对国家明确的区间减税降费政策,力争执行上限优惠政策;继续落实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完成煤炭转型升级任务的企业按照实际征收额给予奖励;对省级政府制定项目标准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中央政府制定项目省级政府制定标准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除生态补偿环境治理类收费外收费标准降低30%执行;对中小微企业一律免收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易地搬迁项目一律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五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及扶持政策。深入研究中央和省产业发展各项政策,精心做好项目的储备、包装和上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的资金扶持,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尽快拨付中央小微企业“两创”资金,支持创业基地、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财政经济形势看,2017年财政收支矛盾将非常突出,我们将继续把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实、抓好。一是培育壮大财源税源。全面采取资本金注入的方式,支持工业园区扩能增效,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由“行政化补贴”转向“市场化投资”,放大财政资金投入倍数,继续推进昆明合作发展基金、五网建设基金、大健康产业发展基金等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用好用足中央“两创”财政扶持资金,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二是强化征收主体责任。立足抓早、抓紧、抓实、抓细,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形势分析、计划制定、部门联动、督查督导、协调沟通等各项组织机制,提高收入组织工作的有效性和统筹度;继续实施收入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对收入组织工作的实时跟踪、分析和检查。三是完善依法征收管理。强化依法治税,认真落实《昆明市税收征管保障实施细则》,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作,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建立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加大清欠力度,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促进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和稽查力度,强化非税收入预算约束和执行分析,增强非税收入的统筹管理能力。四是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积极推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与土地收储出让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做好土地收储、开发、出让及收支管理工作,督促已出让土地收入及时入库。

昆明市财政局:重大项目预算内前期经费3月底前全部到位

(配图)

    合理界定财政投入边界,做好“加减乘除”四项法则,努力解决财政支出“越位”、“缺位”与“错位”问题。一是做好加法,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要求,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财政公共投资力度,保障“五网”建设、产业培育、民生发展等重点项目投入。二是做好减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事,积极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在用好存量、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上做文章,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三是做好乘法,积极采用以奖代补、财政贴息、资本金注入、参股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风险补偿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四是做好除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合理确定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和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凡是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的,财政资金就应停止资金供给,做到该退出的坚决退出。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