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财政委员会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深圳市2016年预算执行及2017年预算安排情况,向市民公开透明地晒出“政府账本”。深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据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汤暑葵介绍,在外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深圳市财税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深圳经济发展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
初步统计,2016年,来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7901亿元,比2015年实现数增长9.1%,其中中央级收入4765亿元,增长5.6%;地方级收入3136亿元,增长15%。地方级收入中,税收收入248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税收占比突破七成,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六成。深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从2010年突破1000亿元到2014年突破2000亿元用了四年时间,再到2016年突破3000亿元仅用两年时间。据悉,深圳财政收入增速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据初步统计,深圳以全国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全国近5%和全省31%的收入份额,对全国地方级和全省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达8.2%和39.4%。
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
2016年,全年九大民生支出12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1.9%。全市116件民生实事支出302亿元,12项重大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年度投资完成322亿元。记者获悉,2017年,市财政共安排九大民生支出1543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10.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3.6%。
支持加快产业科技创新
2017年深圳市计划安排科学技术支出资金249.5亿元。一是新增安排160亿元专项经费,推动实施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等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形成以创新引领为特征的供给侧新优势。二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安排科技研发资金31.3亿元,较上年增加6.6亿元;支持引进重大科技项目,安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方配套资金2.5亿元。市财政还将大力支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安排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等资金53亿元,安排创客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实施更具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持续加大政府固定资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深圳市财政安排基本建设支出512亿元,重点加快高等教育、医疗卫生、道路交通、水环境治理等工程建设。安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30亿元、未来产业专项资金15亿元、高新技术重大项目专项资金15亿元,发展先进制造业,抓好重大项目落地。安排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0亿元,推动服装、家具、眼镜、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支持金融业发展,积极吸引各类创新型、国际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平台落户,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安排金融发展专项资金27.5亿元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安排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9亿元,安排“丝路”基金注资7.5亿元。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据介绍,深圳财政在打造美丽幸福深圳,用好各项环保专项资金,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方面也是坚持投入。2017年安排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循环经济及节能减排资金2.7亿元。深圳的空气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为持续改善大气质量,安排专项资金补贴老旧高排放车辆提前淘汰。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安排新能源汽车发展资金50亿元。加快开展治水提质行动,保障污水处理厂和管网运营维护,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污水处理资金14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16亿元,共计30亿元。安排水务发展专项资金5.6亿元,节水专项资金0.2亿元。在外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深圳市财税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深圳市经济发展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央广网 记者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