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片质量问题——
危害指数: ★★★★★
投诉难度: ★★★★
2016年7月,江苏省工商局依据《汽车用制动器衬片》标准,对全省部分地区流通领域的摩擦材料(刹车片)商品进行了质量抽检,共计抽检100批次,28%不合格。
2016年12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质检总局最新抽检结果:涉及60多个品牌,18个原产国家或地区,其中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英国等进口刹车片总体不合格检出率达到48.4%,标称品牌为路虎、现代、丰田、奔驰、奥迪、大众、泰明顿、起亚、沃尔沃和宝马存在10批次以上产品抽查不合格的情况。
2017年1月,山东检验检疫局在山东范围对进口汽车用刹车片实施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的47批进口刹车片中,不合格40批,不合格率高达85.1%,奔驰、宝马、斯巴鲁、奥迪、克莱斯勒等品牌的刹车片几乎全部沦陷。
这只是近半年来媒体曝光的刹车片质量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和您聊聊,刹车片质量和维权问题。
这些问题是否您也遇到过?
一位斯巴鲁森林人的车主褚先生向自媒体平台说客反映,刚开始觉得刹车时脚感偏硬,后期发现刹车片掉粉严重,经常在轮毂上摸到一层层的刹车片粉。行驶大概不到2万公里的时候,在慢速行驶然后轻擦刹车时,就会从前车轮传来明显的异响。
另一位传祺GS5速博的车主在汽车投诉网上反映,仅开了2195公里,汽车4个轮子有3个刹车盘上被刹车片磨出一道道很深的刻痕! 4S店承认刹车盘被磨坏,但请示厂家后却答复“厂家认为是有异物进入刹车片所致!属正常磨耗不予更换!”致电厂家仍是同样的答复。
刹车片质量维权难在哪?
●4S店:再换还是原厂商,不仅贵恐怕质量还是难保
像上述那位斯巴鲁森林人的车主就是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刹车片本身的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再换原装还会面临是否依旧是劣质刹车片的疑惑;二来刹车片属消耗品,4S店常以不影响使用或者已过维保期限为由拒绝免费更换,更换刹车片需付费用要比修理厂贵很多,最终车主只能选择到修理厂更换其他品牌刹车片。
●生产厂家:拖拖拖,拖出维保期
如上所述,作为消耗品的刹车片,可能会在一次次的“不影响正常使用”之后超过维保期限。很多车主在汽车投诉网就表示,多次向4S店反映刹车片问题都以“正常情况”为由拒绝维保,而最终确实出现安全隐患时,厂家却又说已经过了维保期限,不予免费更换。
●销售厂商:层层代理,可能“掺假”
有媒体联系被曝光的刹车片厂商之一德国的泰明顿(TEXTAR)摩擦材料供应商。其相关人员表示,原厂刹车片进入国内市场时,需要经过中间的总代理商、区域代理商再到下一级的经销商,最后流通到汽配市场,往往每经过中间一层代理、销售过程,都会存在不同比例被“掺假”的可能。
听听专家怎么说
刹车片的成本不高,一般买车时消费者也不会去注意这么细节的东西。但刹车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我们也应该具备一些刹车片的基本常识。
专家提示私家车的刹车片在使用三到四年就应更换一次,在使用过程中也可通过刹车时的声音来辨别刹车片的状态。如果制动过程中,我们听到“嘶嘶”的摩擦声,就有可能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声产生,这就表明磨损到极限位置了。这时我们需要进行及时检查制动盘有没有被磨损。
另外,在选购时我们也要记住:第一,观察产品包装和喷涂标志。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包装印刷清晰,包装盒不仅有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还要有制定摩擦系数、国家执行标准等。表明这个产品是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再看正规刹车片的非摩擦面印有企业标志,非正规产品则没有或是不清晰。第二,刹车片的质量。消费者在选购时,先可以用肉眼观察刹车片表面质量和喷涂是否均匀,不合格产品则会有掉漆现象。对于有沟槽的刹车片一般槽口非常规范,如果不合格产品的沟槽则不利于散热。因为刹车片的摩擦材料由几十种材料混合热压而成,单凭肉眼无法判断产品质量好坏,所以在选购时最好要求商家提供该产品的权威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