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在京发布了《10城市公众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态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二手烟有害健康知晓率为95.2%,92%的公众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2月24日《人民日报》
公共场所禁烟早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2016年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中外专家中国烟草使用与烟草控制联合评估报告》指出,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五年来,我国控烟政策履约得分仅为37.3分(百分制),离及格线相差甚远。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履约情况处在100多个公约缔约国的最末几名。生活中,我们也随处可见,瘾君子们不分时间场合吞云吐雾,怡然自得,甚至一些少年也乐在其中,烟民日趋低龄化。由此可见,我国禁烟任重道远,尚需久久为功。
抽烟危害健康,二手烟危害更大,人们耳熟能详。但是,许多人说的和做的不一样,照抽不误。再加之全国各地虽然开展公共场所禁烟,禁烟标志也随处可见,但由于禁烟责任主体不明确,大多数经营服务性单位怕影响客流量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只是劝导,至于抽烟者听与不听全凭自觉。因而效果不显是必然的。笔者认为,若想把公共场所禁烟落到实处,一要加大监管力度,二要靠全民自觉。
加大监管力度。需要上下连动,齐心合力。舆论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公共场所禁烟的良好氛围。实行部门和所有单位联动,群防群治。对公共场所抽烟说“不”。不能满足于劝导说服,而是要理直气壮的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控烟条例”和各地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绝不姑息迁就,该处罚的处罚,以形成高压红线,让人不敢违规,不愿违规,从而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目的。
全民自觉遵守。事实证明,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方能起到良好作用。虽然说,监管必不可少,但是,公众自觉遵守效果更好。从《10城市公众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态度调查报告》统计数据看,有九成以上的人支持支持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这是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但是,更要说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做到不在公共场所抽烟。同时还要履行监督义务,敢于和善于同违规行为作斗争,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监管机制。如果再能做到给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主动少抽烟甚至不抽烟,效果会更好。
简而言之,支持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当说到做到,身体力行。(陆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