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省第二届生态葬活动助16位无名逝者入土为安
昆明信息港    04-05 08:53:23

16名无名逝者入葬后,葬仪师鞠躬致意 供图

    昆明信息港·都市时报记者 孟俊 4月2日,在昆明市石林狮山生态陵园的生态一区内,伴着优雅的葬礼乐曲,礼仪师缓缓将16名来自殡仪馆的“无名”逝者骨灰安放于生态葬区中,约3个月后这些骨灰罐将融入大地。这是云南省第二届节地生态葬安葬活动仪式现场的情景。

    “无碑深埋”方式无人响应

    迎灵、默哀、送灵、落葬、献花……在38名来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礼仪学子整齐划一的动作中,可降解骨灰盒被缓缓放入花坛,每一个细节都让在场观礼者为之动容。

    据石林狮山生态陵园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公益生态葬采用“无碑深埋”的方式,将逝者的骨灰放置于环保可降解的骨灰罐内,深埋在花坛之下。花坛上面种植花草,骨灰坛经过一段时间自行降解后,让逝者回归自然。本届生态葬活动的16具骨灰,依然是来源于殡仪馆的无名逝者。对于这种“无碑深埋”的方式,截至活动举办前的最后征集日期,仍无普通市民响应。

    现场观礼的张先生是来自宜良的普通工薪阶层,在被问及对本届生态葬活动的感受时,张先生表示:“我能理解节地生态葬是大势所趋。但是,父母操劳一辈子,最后连个墓碑都没有,我个人接受不了。”和张先生怀有同样想法的人不是少数。

    “不少人对节地生态葬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节地生态葬是‘经济适用葬式’、‘廉价葬式’、‘没有墓碑的葬式’,以为生态葬是因经济条件受限制的选择。”石林狮山生态陵园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事实上,现阶段更应该把节地生态葬理解为以节地为重要衡量指标的生态葬,不一定就没有墓碑,更多是在向大家强调应当关注墓地对土地资源的非合理性占用与浪费。

    云南省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19.5%

    节地生态葬在云南的推广并非没有进展。据了解,去年4月份石林狮山陵园打造了110多个艺术草坪葬,截至目前只有40多个卧碑草坪葬墓位未售出,这也说明市民的消费观念正在悄然改变。“人们很关注节地生态葬,只是尚未被大多数人接受,从目前情况来看,让市民普遍接受生态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该工作人员说。

    另外,截至去年底,云南省建有112个殡仪馆、72个经营性公墓、771个农村公益性公墓,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服务便捷的殡葬公共服务网络。结合民政部等9部委出台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云南省通过明确节地生态安葬的目标、任务、标准等,加大节地生态安葬的力度;同时加强民族生态葬式的规范和管理,把民族生态葬式葬法作为探索研究生态安葬的重要途径。

    目前,云南省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19.5%,全省各类公墓正在加快生态安葬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三五”末,云南省将力争使生态安葬比例达到40%。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