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举行道德讲堂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章露 夏季的清晨重返校园,阳光已经迫不及待的铺满了布能小学的各个角落。绿植与花草装点的校园干净整洁、充满诗意,教学楼的淡黄色墙壁上,挂满孩子笑容的相片墙绽放成这个温馨舒适的校园里最美的花朵。
国学经典重返校园
悠悠古筝曲,浓浓翰墨香。一曲清幽的《阳关三叠》古曲伴着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布能小学全体师生在此举办一期以“创文明城市,诵国学经典”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身着汉服的师生们风格雅致,在云南尔易书院易迪院长的教授下,学习了“拜师礼”,男童习拱手礼,女童习束手礼,听书时“席地而坐”礼……古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仪态,正是文明有礼的教导,布能小学的孩子们在学校已经习礼两年多,他们已经熟悉中国传统礼仪。拜师礼仪式,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与践行,通过向古代圣贤教育者孔子行礼,表达现代人应培养“尊师重道”、“尊师重教”的感恩之心,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载体。
国学经典重返校园
“读一本经典书籍、诵一首经典诗词、吟一曲经典歌曲……”本期道德讲堂的活动流程中,充满了字字珠玑的经典诗文,在身着古装的师生们身上呈现出中华礼仪的韵味。孩子们脱稿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教师们诵读《春江花月夜》,书香溢满校园,现场工作人员忍不住跟着一起诵读,文化的魅力柔软而富有渗透性。听布能小学校长李丽香老师介绍,除了必修课,这些经典国学孩子们已经学习了近三年了,所以背诵起来没有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她反对“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认为文化与礼仪应该点点滴滴的渗透到孩子的思想与行为里,让“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传统美德融入一个受教育者的血脉。从事过心理咨询师的她,懂得把校园环境建设得像花园一般,食堂的饭菜可口美味,她想通过点滴美好,留住孩子的心,让孩子在这个“有趣”的地方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花。
在标准化校园的模式里,布能小学温馨自然的校园环境和对国学经典的传承方式独具特色,饱含了教育工作者对文化及文明道德的理解,对受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教育工作者富有情怀的工作方式。国学经典道德讲堂让人受益匪浅,重返校园读经典的意义梦幻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