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驻村蹲点看扶贫精准发力 为“三留守”人员谋福祉
昆明信息港    07-08 23:30:59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钟士盛) 九龙镇,位于禄劝县东部,距县城69公里。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两过此地。而今,脱贫是这片红土地上4.2万群众的最大期盼。

    201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产投公司”)对口帮扶九龙镇,至今,产投公司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2亿元,一批扶贫项目见成效。今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高度关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兜底工程,产投公司以“就近就地促就业”为切入点,在九龙教务营村光伏提水三七轮作种植基地为“三留守”人员建中心,同时,规划在河东村再建全新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之家,将脱贫增收与阖家团圆两大幸福,同时留在村民家门口。

    “不动情,有千万个理由不参与扶贫,动真情,扶贫便是唯一的理由。”谈起九龙,产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嵘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1996年,28岁的他以支教队员身份首进九龙,通过和其他队员的努力,他们为九龙建起一所新学校,老乡们感念支教队,在新校舍辟出部分房间给队员居住。

    这份情植根于他心中。19年后,当精准扶贫“挂包帮”号角吹响,蔡嵘以“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责任制常驻九龙,创新工作模式,组建以党员先锋队、青年脱贫队、支教队及基础设施扶贫组、教育扶贫组、产业扶贫组、党建宣传组和综合协调组为构架的“三队五组”。

    蔡嵘说,要让贫困地区群众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并转变观念,作为扶贫主力军的国企必须用心、用情,将每个扶贫项目做成精品,干出成效,回应百姓的第一期待。

    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2016年,在产投公司的帮助下,九龙镇党委、政府与云南维和集团签订3000多亩土地流转协议,在九龙教务营建设禄劝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首期便种下2800亩三七种苗。截至今年5月,三七规范化种植已达3800亩。

    “这是禄劝有史以来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也创云南省内单体三七种植基地之最。”九龙镇教务营村党总支书记李晓云说,“三七+花卉+果蔬”轮种基地涉及7个自然村372户农户,人均每年可增收近万元,带动九龙镇及周边乡镇劳务用工10万人次以上,而为“解渴”项目,产投公司投建了3000平方米的光伏提水项目,这也成为全省同类项目之最。

    “光伏提水只是脱贫攻坚中的战术创新。”产投公司昆明泛亚城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昆明市无量药谷中药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笑丹介绍,一直以来,大家对三七种植有个误区,认为种三七破坏土地肥力,但实则不然,三七种植一茬后,土地实际出现富养状况,要以轮作模式交叉种植花卉、果蔬,实现可持续性循环。此外,项目还前瞻性地解决了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生计问题。

    “让儿女留在父母身边,让爸妈留在孩子身边。”段笑丹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三留守”人员兜底保障,并要求完善相关服务体系。为此,产投公司在开展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摸底排查的基础上,以轮作地为中心,建设“三留守”人员照管中心,整合有劳动力的留守者参加三七种植技能培训班,并扶持他们入股基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此外,产投公司计划年内在九龙镇河东村委会旧址,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之家。目前,公司已出资15万元购买住房并进行加固修缮。“未来,这里将拥有视频电话和图书阅览室。”段笑丹说,此举将更好地加强留守人员与外地打工家人间的联系。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