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99%
昆明信息港    08-03 08:59:37

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99%

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黄河清 通讯员李杰 许晓锐)近日,从云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获悉,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99%,增速较2015年和2014年分别回落4.39和11.02个百分点,回落态势明显。其中,药品流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09%;2016年全省零售个体药店营业收入为44.25亿元,同比增长6.42%,营业成本28.31元,同比增长3.97%,销售毛利率为34.25%,同比增长0.26%。在药品流通行业增速放缓的形势下,零售个体药店销售逆势上扬,增速较2015年和2014年分别提高1.71和1.70个百分点。

    调查市场分析发现,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增速继续放缓,主要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医保控费、新版GSP认证等影响,具体主要原因是:限额以上药品流通批发企业销售增速大幅回落,2016年全省限额以上药品流通批发企业销售同比增长7.92%,增速较2015年回落6.36个百分点;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取消药品加成等医改的深入实施,零售个体药店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11683家零售个体药店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强化,5364家药品零售企业连锁门店提供专业化药学服务和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增强:专业药房、品牌专卖店、药(美)妆店、现代社区药店数量明显增多,药店+诊所等新型零售方式得到快速推广,以大健康服务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得到初步运用。

    眼下,全省17047家零售药店不断创新了“互联网+个性化销售+大健康服务”的大健康服务新模式,云南药品流通行业更加注重提升大健康服务质量,未来将拓展物流延伸服务、承接药房托管等个性化大健康服务。昆明市民更加信赖和选择专业药房、品牌专卖店、药(美)妆店、现代社区药店购买药品,市民开始尝试“网订(药)店取”、“网订(药)店送”等线上线下的便捷采购药品服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16年全省基层药物采购总金额较上年相比,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全省药物采购总金额达198.37亿元,同比增长16.94%。

    现状

    集中度小幅提升

    医药行业凸显“洗牌式”并购浪潮

    随着国内经济整体增速放缓,云南省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仍维持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基于“互联网+”创新业务进一步增强,现代医药物流建设加速推进、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有所提高,总体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99%

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通过新版GSP认证的药品流通企业有49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7家;而零售药店达17047家,其中零售个体药店数量为11683家,较上年增加了2390家;零售企业连锁门店为5364家,较上年减少了359家,2016年零售药店连锁率为31.5%。2016年的498家企业中,年销售排名前十位的药品流通企业的销售额之和为410.59亿元,占行业销售总额的56.87%,比2015年提高0.74个百分点,排名前3位的企业销售额达268.29亿元,占比达37.26%,比2015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的销售额为157.83亿元,占行业销售总额的21.86%,占比较2015年提高3.5个百分点。从2016年全省限额以下药品流通企业数量分析,2016年限额以下药品流通企业法人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71家,减少比例为20.82%,说明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随着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全省药品流通流通行业不断加大与国内大中型医药企业对接,“走出去、引进来”,加强资本合作,利用外部力量向省内、外扩张。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兼并收购步伐加快,不仅加快了国内药品流通企业和门店的收购步伐,也加快了“跨境购”步伐,2016年年初“一心堂”一次性将两家美国公司收入囊中。2016年,公司外延式并购凸显,完成对郑州仟禧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工作,正式进入河南省市场,先后兼并了广西、四川、重庆、成都、山西及云南省内多家药店。2016年,云南医药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洗牌式”并购浪潮。2016年7月,华润三九集团出资18.9亿元收购圣火药业100%股权,成为继2014年德国拜耳收购滇虹药业后,云南省医药行业内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例。

    省内并购浪潮的出现为药品流通行业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互联网+药品流通”

    助推行业转型开拓电商市场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2016年全省药品流通企业顺应医药大健康需求,深入研究相关行业政策,探索“互联网+药品流通”商业模式,主动转型,努力开拓医药电商市场,与拥有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公司跨界融合、整合资源,对全省行业格局变革带来了深刻影响。

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99%

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据了解,全省药品流通企业通过自建平台,发展B2B(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是电子商务中一种主要的表现模式)、B2C(商家对个人之间的营销,是电子商务中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业务,整合供应商、批发企业、零售药店、亿元资源打造云服务平台;部分大型企业与医药电商企业合作,开展O2O业务,实现信息互通、快速物流,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健康管理。同时,不断加速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服务模式,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多数大企业进行战略规划、业务布局、优化流程、规范和精细管理、资本运作等,提升整体管理能力;应用现代医药物流、信息化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创新发展。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今年6月6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白药控股拟通过增资方式引入江西鱼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第三方股东,这是继2016年12月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作为白药控股混改整体方案引入的第二个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白药控股引入资金实现规模扩张,发展增量业务,实现了由传统的“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真正为云南白药建立了更为灵活的体制和更加市场化的治理结构,为白药控股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实现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为云南省的“名片”,云南白药控股公司混改的启动,对云南的国有医药板块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也为加快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6年10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2016—2020)》,这些政策和行动计划对全省现代医药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云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常务秘书长李杰表示,2016年全省药品流通行业现代医药物流建设取得较大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助推了云南药品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不足

    药品流通增速逐年放缓

    微利化趋势导致“踩刹车”

    近年,国内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一直处于高增长态势,但自2011年起增速逐年放缓,从24.6%逐步递减至2015年的10.2%,国内1200家药品流通直报企业平均利润率已经连续4年缓步下降。在这种形势下,云南药品流通企业也受到较大影响,未来发展趋势也很大概率上与全国形势趋同。

    从发展速度上看,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99%,增速较2015年和2014年分别回落4.39和11.02个百分点,回落态势明显;从利润上看,2016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利润仅为2.1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利润率仅为1.91%,较2014年回落了7.61个百分点,较2015年进一步回落了0.5个百分点。

    调查分析了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利润较低的主要原因有四点:首先,行业发展不集中, 企业小、散问题仍然突出,行业规模效应较弱。目前,全省药品流通企业的类型及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中,但是普遍规模不大,企业也没有实现经营方式的专业化、规模化及集约化,距规模经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全省零售药店连锁率为31.5%,较2015年回落0.3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率出现不升反降现象,对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其次,长期对药物批发不集中引起药物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本的升高,因而对整个领域的整体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流通成本高但是利润低。然后,由于全省药品流通领域的物流方式当前还不完善,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企业利润并未达到预期。最后,由于全省现有药品销售过程复杂,存在过多的分销环节,产生了较高的市场成本和公关成本。

    区域发展不平衡 结构不合理

    “一城独大”局面较为明显

    李杰表示,2016年,全省药品流通行业“一城独大”的局面依然明显。数据显示,2016年昆明药品流通企业销售额为543.82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达80.25%,而其他15个州市的销售额之和所占比重不足20%,其中昆明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为501.03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为83.92%,其中,怒江、迪庆、丽江、临沧等4州市限额以上药品流通企业销售额之和为2.5亿元,仅占全省限额以上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总额的0.42%。此外,从全省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排名情况来看,排名前十位的企业注册地全部在昆明,销售总额占全省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总额的58.65%。

    从区域结构上看,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全省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药品流通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城市与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农村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另外,在全省普遍存在对大、中型公立医院药品的配送能力较强,但是城市乡镇或社区等基层机构的药品配送不及时,满足边远地区人民群众药品需求的能力还较弱的情况。

    从整个药品流通行业供需结构看,存在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少部分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全省药品批发企业的供应能力总体上远大于需求,这主要由于全省的药品生产和物流企业发展不集中,不同的药品销售及物流配送之间存在无序竞争。某些药品存在过多企业生产,而某些质量高、疗效好、价格优的药品又只有过少企业生产,引起部分产品供过于求或者产品短缺。而另一方面,在部分边远地区,又存在着明显的药品供不应求的现象,行业服务基层需求的能力还很弱。

    尚未有效建立服务标准体系

    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仍较低

    目前,全省药品流通企业的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依然较低。

    调查发现,从标准化方面看,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各项国家规定的标准正处于试点运行阶段,尚未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执行;从信息化方面看,大多数药品流通企业停留在传统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没有将业务流程中所产生的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重新加工整合成为管理信息,无法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实时决策依据。整个系统尚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此外,还有一部分企业信息化管理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管理机构及职责定位不明确、没有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及信息化战略规划。管理模式没有统一标准,流程不透明,导致内部数据残缺,各种信息管理系统无法整合集成。在数据采集规范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如,条码技术的应用,应严格按照一品一码的规范要求,而一些企业经营的商品中一品多码、多码一品的现象较多,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

2016年云南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99%

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当前全省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许多医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医院药房等都配备了计算机系统,但由于相互之间还没有形成网络,达到信息共享,因而各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同时,省内许多医药流通企业内部由于都缺乏应有的基础信息系统,所以使总公司与分公司、公司部门之间不能解释进行业务指导、分销管理、信息交流及商品配送和调剂,直接阻碍了更高效率地开展经营活动。此外,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行业服务能力不足,行业自身管理较为薄弱;行业转型升级缓慢,兼并重组步伐缓慢;医药电商发展缓慢,市场销售占比较低;现代医药物流、第三方物流及专业化水平不足;人才瓶颈尚未得到有效缓解,专业化建设程度不高等问题。

    建议

    不断创新经营模式

    让药品流通走向“私人订制”

    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思路到底是什么呢?当然是不断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创新经营模式,大力开拓医药电商市场,让药品流通也能实现“私人订制、健康预防”。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和特色。

    李杰认为,要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与信息技术的支持,挖掘“互联网+药品流通”的巨大潜力,大力引进互联网、物联网企业深度参与药品流通服务,鼓励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创新,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支持药品流通企业与医疗机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开展医药电商服务,把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向患者提供非处方药的“网订(药)店取”、“网订(药)店送”等便捷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扩展新的消费市场,促进药品流通与信息化产业良性协调发展,围绕大健康产业和消费形态,扩展创新服务产品及服务模式,开展对健康人群的服务,并通过“互联网+”的协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建健康组合服务产品,扩展新的消费市场。

    放眼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微利化已成常态,药品流通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进程将加快,药品流通领域未来将向“私人订制、健康预防”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需求发展。面对行业销售总额增长、增速放缓的趋势,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创新业务和增值服务是业绩增长之道,比如开展物流延伸服务、承接药房托管等。在推进零售药店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和医保支付系统对接的过程中,鼓励具备条件的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门诊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积极发展个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慢性病管理业务,构建“服务+商品”新业态。同时,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卫生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和家政服务机构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和医疗用药服务;大力支持发展专业药房、药(美)妆店、“药店+诊所”、中医(国医)馆等新型零售经营方式,倡导一站式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要紧抓大健康产业发展契机,用好用足行业发展的有利政策,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也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快发展现代绿色医药物流,提高物流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大力开拓农村医药市场,加快网络建设;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秩序,严格行业准入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药品流通行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管;借力“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企业“走出去”。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