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8月8日,五华区召开筇竹寺后院山体滑坡近期处置情况通报会,会上通报,7月22日下午6时左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筇竹寺后山受强降雨影响,发生山体滑坡,从山上冲下的泥石流和树木将寺庙后墙冲倒三处。五华区农林、国土、文体、水务和气象等部门积极行动,现在正在进行寺院围墙排水沟施工,预计8月9日可完成。目前无人员伤亡情况发生,文物主体建筑及五百罗汉雕塑保存完好。
据了解,三处围墙倒塌点,受灾最严重的是西北边的放生池,大量泥沙冲进放生池造成围栏垮塌,淤泥沉积。围墙倒塌长度约60米,塌方体积约1000立方米。强降雨还造成了地质变动和土质疏松。五华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金毅表示,目前筇竹寺内文物主体建筑及五百罗汉雕塑保存完好。
灾害发生后,五华区农林、国土、文体、水务、气象和交通运输部门协同黑林铺街道积极行动,排除险情。迅速转移寺内人员,停止寺内一切宗教活动,立即关停寺庙;迅速清理被泥石流冲击过的放生池,进行排水和清除淤泥工作;紧急调拨2000只防洪沙袋、6捆导流彩条布、1台抽水泵到寺内进行防洪设施的铺设;在后山人工开挖导水沟,铺设导流彩条布,把水流引至寺庙外的范围;将消防蓄水池的水放干,防止山体滑坡冲倒水池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请专业人员尽快设计出整个寺庙的防汛方案,待地质情况稳定后立即组织实施。
五华区农林局按照国土部门地质灾害治理意见对防火通道边沟进行修缮,目前已通过机械挖掘紧急排洪沟两条,共计50余米,路面紧急排洪工作已初步完成。对筇竹寺院内存在安全隐患的30株林木,采取修枝断顶的方式排除安全隐患,十日内可完成30株林木的安全隐患排除工作。
五华区交通运输局累计清理疏通防火线水沟约1000米、清理修缮筇竹寺院墙外水沟约150米,设置钢结构挡坝三道;累计投入挖机一台、装载机一台、人工40余人。现在正在进行寺院围墙排水沟施工,预计8月9日可完成。
目前,被转移的筇竹寺僧人已经返回寺庙中,但寺庙仍未对外开放;进山的黑筇路仍在封闭中。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及寺院僧人对周边山体进行隐患排查,建立警示标示,圈定危险区;抽调筇竹寺保安人员组成监测组,建立值班制度和监测预警制度,根据目前的受灾范围,按照适度扩大监测范围的原则,进行24小时监测预警。下一步,五华区相关部门将加强对文物主体的监测,为后续治理自然灾害造成的滑坡治理、恢复重修围墙等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绕行提示:
黑筇公路封闭后,有以下五条绕行路线可至团结街道办事处:
1、车行至春雨路,转行宝花路,途经城市山小区,经浑团路至团结街道办事处;
2、车行至春雨路车家壁走车和线,经明朗水库、大兴社区后至团结街道办事处;
3、车行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在团结立交桥下高速,经浑团路、和下路至团结街道办事处;
4、车行至昆肖线,转老108线,途径西山森警中队、十公里石场旁、筇王线迂回路、五华区柏枝园、浑团路至团结街道办事处;
5、车行至西三环转王筇公路,途径妙高寺,行至浑团路至团结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