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产业扶贫项目——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
集团怒江驻村扶贫工作队向帮扶户发放育肥猪
集团光伏发电项目
集团风电项目
集团天然气项目
集团投建的老挝吉象水泥厂
集团投建的缅甸塔吉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
集团“能源云”运营监控平台
截至8月31日,成立仅5年的云南能投集团总资产达1016亿元,较组建时的186亿元(20项股权、3项债权)增长5.5倍;净资产341亿元,较组建时的96亿元增长3.6倍;1至8月累计实现营收457亿元;参控股权益电力装机1396万千瓦,较组建时的520万千瓦增长2.7倍。集团位列2017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第250位,比上年大幅提升63位,连续四年入榜。
又一个省属千亿级企业的诞生,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省属重要骨干企业,能投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以建设国家能源领域具有优势竞争力的跨国集团为目标,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云南省发展战略中,不断绽放精彩,蓬勃前行!
战略引领 锐意改革
清洁能源、配售电、盐业、天然气、能源产业发展服务“五大省级创新发展平台”,不仅成为能投集团做优做强能源主业的重要抓手,更体现出在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中的支撑作用——以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以优质高效能源供应促进全省产业发展。
2017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正在等待一批锐意创新的引领者交出改革的施工图,用鲜活范本注释我国经济转型之路。
云南的改革故事正因此浮出水面——
能投集团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要求,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云南能源改革发展,持续做优做强做大,成为我省国企改革的典范。
能投集团砥砺奋进的这5年,正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行的5年。
集团积极落实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攻坚,有力推动混改、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效显著。
集团聚焦能源主业,稳步推进全省清洁能源开发,代表云南参股建设金沙江、澜沧江多个大型水电项目,优化整合中小水电,融合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目前,集团参控股权益电力装机容量1396万千瓦,争取到2020年掌控全省清洁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量1亿千瓦的20%,扎实推进云南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促进云南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转变。
集团找准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点,经省政府批准组建省级配售电、天然气平台公司,加快补齐我省配售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短板,助力“能源保障网”建设。积极参与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组建,创新发展市场化配售电业务,降低用电成本,服务全省工业经济攻坚。预计今年售电60亿度,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约4.5亿元;依托中缅油气管道,重点推进富民-长水等11条支线管网(共1048公里,占全省支线总量的50%)和应急储备站建设,提升全省气化率,助推“气化云南”战略落地。
结合全省五网建设、八大产业、园区开发和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部署,集团主动融入与服务,牵头设立了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食品与消费品等总规模达600亿元的专项基金,产融互促,精准支持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目前,集团控股一家主板上市公司、三家新三板创新企业,管理市值已突破200亿元。五年来,累计完成融资近1200亿元,实现投资近600亿元,为我省多产业全面发展注入真金白银的鲜活血液。
通过一次次的加法,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真正达到了混起来、活起来的目的,各所有制主体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混改5年来,集团共发展了二、三级混合制企业36户,混改面近40%。混合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保持10%以上,资产保值增值率为8%,所属能投物流公司获国家5A级资质,成为全省物流龙头企业,很好地实现了国资保值增值。集团的混改经验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肯定。
秉持创新引领,厚植发展优势,能投集团每年按比例提取利润作为创新经费,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组建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打造我省能源智库,建成多个国家及地方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积极践行“互联网+”行动计划,率先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到能源产业,“能源云”代表我省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集团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集团改革攻坚和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五年的锐意进取,集团在规模效益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形成了以清洁能源、金融、服务与贸易、综合业务为主并高度协同的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加快开放、稳健发展,集团作为全省能源产业改革创新发展平台的重要作用,得以全面发挥和展现。
对外开放 足音响亮
围绕能源主业、推动能源互联互通,打造服务我省辐射中心建设的国际能源开发、物流贸易、金融投资、能源互联网和综合服务五大平台,争当“走出去”的排头兵。
连续两年累计完成对外投资6.77亿元,位列全省第一(2015年3.26亿美元、2016年3.51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近三分之一。目前建设、跟踪储备海外能源项目52个,总装机规模约652万千瓦,总投资超113亿美元。
“走出去”的有力足音回响在践行“一带一路”的征程上——国际化发展是能投集团重要的增长极,集团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云南辐射中心建设,围绕能源核心主业,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有效推动能源互联互通,目光高远,步履强劲。
多措并举打造境外投融资和资本运作平台,实现产融互促;以“国企+民企”混合制模式打造海外项目实施主体;借船出海,与世界500强中国华信设立合资公司开拓海外市场。“三个创新”模式引领能投集团国际化发展迈出大步。
集团搭建香港、新加坡融资平台,以南亚、东南亚为重点,打通国际资本市场,直接支持海外项目投资,实现“产融一体”的国际化发展格局。集团依托在省属企业中率先获得的BBB投资级国际信用评级,去年两次成功低息发行境外7.4亿额度美元债,全部用于境外项目建设,取得了全省对外投资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第一的好成绩,在国际资本市场逐步树立“云能投”品牌。
融资驱动,产融结合。近年来,能投集团利用国际合作框架和机制,加快推进优质国际项目建设。2015年底,集团投建的老挝吉象水泥厂(投资1.2亿美元,年产100万吨,水泥产能约占老挝水泥总产能的20%)正式投产运营,有力保障了老挝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滇老合作的典范。2016年5月,在中缅两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下,集团投建的塔吉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投资1.3亿美元,装机容量118MW)正式开工,项目今年底投产后可满足缅甸仰光电力供应需求的1/3,有效缓解仰光缺电局面。今年1月,集团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了色拉龙一级水电站(投资1.64亿美元,装机容量70MW)购电协议,标志着云南省属企业在老挝最大的水电项目正式落地。集团还谋划在“一带一路”北线中东欧地区构建深度合作平台,重点在捷克、格鲁吉亚等国家发展能源贸易、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入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地云南,带动我省高端装备业整体发展。
能投集团有序推动云南省属企业“走出去”最大的境外能源项目缅甸诺昌卡河水电项目(投资17亿美元,装机容量1200MW)、孟加拉国燃煤电厂(投资16亿美元,装机容量1320MW)、巴基斯坦光伏(投资12亿美元,装机容量900MW)、南非杜马变电站(投资2950万美元)等海外重大能源项目投资建设。积极跟进老挝万象城网改造、尼泊尔莫迪水电站、印尼帕勒朗水电站等项目。
集团还扎实推进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跨境合作区建设运营,大力发展边贸经济、口岸经济,有效推动我省国际产能合作和保税物流贸易转型升级,助力云南辐射中心建设。
着力双向开放,着眼海外经济与国内经济共生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能投集团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积极推动优质资产海外上市,力争到2020年实现海外优质资产超300亿元(目前已超150亿元),收入过400亿元,管理市值过200亿元,跨国化发展指数超20%,向着跨国企业集团迈出坚定步伐。
不忘初心 担当责任
2016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000万元,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为着力点,精准聚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
“十三五”期间,每年按比例提取集团利润作为扶贫资金,专项用于帮扶省内相关地区脱贫。
与怒江、普洱、楚雄、红河、迪庆等多个州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企地同心,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在以能源主业支撑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能投集团初心使然,履责如山,主动将企业发展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略部署,饱含责任情怀、用心用力用情,助力云岭脱贫攻坚。
集团探索出“规划引领明方向、企地合作为平台、专项资金为保障、产业项目为核心、教育扶智谋长远、基层党建为抓手、信息宣传聚合力”的“七位一体”扶贫攻坚新模式,大产业支撑、真情意帮扶,创造了省属国有企业勇于担当和积极履行企业政治使命、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典范。
2015年冬天,能投人“挂包帮、转走访”走进定点帮扶的咱利村,被这里的贫困所深深震撼。
“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精准扶贫中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帮助他们切实脱困。”走进山寨的集团领导发出了这样的动员令。
2016年,能投集团将“扶贫攻坚”庄重写进集团“十三五”战略规划目标。
集团与我省多个州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企地合作良性互动关系,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瞄准我省脱贫攻坚的产业短板,研判贫困地区资源禀赋,通过产业大扶贫,开“药方子”,拔“穷根子”,探索出了一条与地方共赢发展的“能投扶贫路径”,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藏区迪庆,企地同心,所属能投居正公司总投资近40亿元,积极参与香格里拉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南延片区项目及北郊、建塘等片区的部分棚改项目建设,献礼迪庆州成立60周年,为促进民族团结、脱贫攻坚、建设文明和谐新藏区贡献力量。
在我省脱贫攻坚的“上甘岭”怒江,集团与怒江州在脱贫攻坚、五网建设、能源开发,以及特色农副产品、绿色产业投资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依托集团能源主业优势,以相关业务板块布局和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褔贡县,随着集团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建成投产,每年为怒江草果等种植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3750万元。在集团定点帮扶的咱利村,成立了怒江州首个由挂包单位出资、驻村工作队牵头、村“两委”负责运营监管的村级公司,发展蜂蜜加工、生猪养殖等村集体产业,现代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第一次植入这个贫困山乡。集团定点挂包帮扶、驻村一年,目前,咱利村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2人基本摆脱贫困。
集团在怒江实施的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了怒江州扶贫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为大峡谷脱贫攻坚筑起产业高地,实现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模式转变。
“能投圆梦·照亮人生”,2016年,集团在怒江、威信、宁蒗、龙陵等省内多个特困地区设立奖学助学基金,专项实施希望工程项目,资助贫困学子1134名。“能投圆梦·照亮人生”希望工程项目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杰出贡献奖”。两年来,集团仅在怒江州教育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就达800多万元,为我省贫困地区教育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动参与国家及云南省重大战略、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已融入能投人的血液,成为能投集团发展的新动能。“十三五”期间,集团将以改革创新促更大发展,力争到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2020年实现管理市值突破1000亿元,跨入世界企业500强,建设成为国家能源领域具有优势竞争力的跨国集团,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吴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