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3年投375亿补齐职业教育短板
昆明信息港    10-22 08:41:06

    昆明信息港(都市时报 记者杨理锐 刘丹) 昨日,以“政府推动、跨越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云贵川渝2017年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位于昆明安宁的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举行。200余位来自四省市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作为东道主,其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受到与会嘉宾的称赞。

    论坛以嘉宾主讲和嘉宾访谈的形式进行交流,传达出中国西南四省市发展职业教育不同的特点和实招。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郑毅

    云南“三校生”2020年将达84万人

    据郑毅副厅长介绍,2016年,云南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2.2%(2020年将争取达到90%),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中,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了2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7万人。“普职比”为1:0.77。2016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为82万人,三校生(职业高中生、中专生、技校生)为62万人。

    就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普通高中将予以稳定发展,消除大班额现象,同时做优做强,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同时提升职业教育的容纳能力。在2020年,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都达到84万人。

    相比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云南职业教育相对处于“短板”的位置,云南省从2016年起,决定利用好金融贷款370亿元,总投资375亿元,集中用三年时间,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去年已实施了第一批34个项目。

    据郑毅副厅长解读,现代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第一是“扩”,即提升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空间,增加职业教育容纳能力;第二是“提”,即做优做强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第三是“贯通”,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包括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高专的通道,高职高专升入应用型本科的通道。

    郑毅副厅长表示,中等职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比普通高中毕业生有优势。要广开门路,发挥中职学生的独有优势,打通中职学生的上升通道,包括: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的形式、直升45所高职高专学校的形式,只要学生愿意读,就要向他们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的平台途径。

    贵州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程蓓

    贵州去年普高、中职招生比达1:1

    贵州省有3500万常住人口,2016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40万人,是全国第八大高考省份。贵州教育界人士分析,这一数据表明,贵州在2013年就解决了基础教育的瓶颈问题,向高中阶段输送的生源增加。

    2016年,贵州高中阶段升学人数为60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0万人,中等职业高中招生30万人,普职招生比1:1。贵州省通过2013年起全面实现“9+3”政策,即“9年义务教育+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下死命令,要求百分之百的初中毕业生必须升入高中阶段教育。

    2013年,贵州在布局职业教育发展时,就要求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向要与生源流向相吻合,职业教育面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但不是把学校建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而是建在产业园区。

    据贵州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程蓓介绍,贵州省职业教育的发展采取规划先行,2013年-2020年,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百校大战”,即收缩原有的300所中等职业学校校点,集中重点建设和发展100所中职学校。近5年来已投入200亿元建设这100所中等职业学校。

    另外,贵州省在清镇设立职教产教园区,5年来已投入180亿元,规划引入25所中、高职学校,均建成“万人大校”。目前已引入19所,达到10万人,清镇职教园区已成为产学园区、扶贫基地、双创高地和旅游景区。

    程蓓处长表示,目前,贵州省已初步实现了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跨越发展。下一步将向先进省区市学习,提升发展内涵和发展质量,实现较好的发展效益。

    四川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蔡存明

    实施“9+3”计划加强民族地区职教发展

    2016年,四川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90%,约88万人中,中职招生41.4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6万人。职普招生比4.7:5.3,实现了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目标。目前全省共有高职院校58所,在校生48.25万人,有中等职业学校511所,在校生101.92万人。中、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分别保持在98%以上和90%左右。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加强政府统筹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做好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对于民族地区职教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9+3”计划,让藏区贫困孩子到内地免费接受优质中职教育,并提供往返交通费和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2014年,该计划扩大到大小凉山彝区,目前,省财政统筹安排经费达20多亿元,共有4万多名藏区孩子和1.5万多名彝区孩子受益,各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2016年,该计划的资助政策扩展到了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因为家长对职业教育不认同,四川省就加强宣传引导,让家长了解学生成人成才的途径可以多样化,职业教育也能让孩子成人成才。为了加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四川致力于从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进行提升,让学生能学到知识、技能和本领。另外,积极打通中、高职衔接渠道,让部分学生有继续学习的通道,对于一些技能优异的学生能直接免试升入高职院校就读。今年,四川还加强示范学校和示范专业建设,投入了10亿元建设一批双示范学校,争取做强、做精、做特一批职业院校。

    四川基本每个县都建设了一个职教中心,满足农民的技能培训,着力于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光旭

    无论是否重庆生源公用经费一视同仁

    目前重庆有中职学校约150所,高职院校有40余所。每年中职学校招生约13万人,普通高中学校招生约18万人,职普招生比约为4.2:5.7,距离1:1的比例还有一段距离。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光旭表示,重庆是老工业城市,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时期,需要一大批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正在实施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的发展也需要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学生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要培养一大批素质高的技术型人才,培养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重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二是职业教育需要通过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特别是要立德树人,树立大国工匠精神来培育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从各方面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宣传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现在这种现象在逐步改变。四是产教融合,专业要围绕产业转,把育人目标与企业产业的需求目标做到无缝对接。在职业人才的培养中,企业和院校是双主体,企业要参与人才的培养。但现在还存在企业参与度不够,很多政策还没有落实的问题,还是需要顶层设计,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在学校制订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制订教学计划、专业设置时才能紧跟产业的发展需要。

    目前在重庆的中、高职院校中,有云南、贵州等省的学生就读,不论是否是重庆生源,生均公用经费都一视同仁,公办中职学校生均1500-1800元,公办高职院校生均12000-15000元。

编辑:徐婷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