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要闻 正文
桂林首家小学3日恢复校内午托 饭菜香喷喷卫生又安全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01-03 09:22:08

    对于“上班族”家长来说,孩子的午托是头痛的问题之一。据了解,自从取消校内午托后,我市秀峰、叠彩、象山、七星四个城区20多所公办小学上万名小学生的午托几乎全在校外解决,质量参差不齐的校外午托,也让不少学生家长倍感忧心,家长们恢复校内午托的呼声日益强烈。2017年10月中旬,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市教育局联系物价、财政、公安等部门,研究起草了《桂林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家长们的奔走相告和广泛关注。

孩子们在学校食堂开心吃午餐

    昨日,作为市直属学校试点单位,我市复兴小学正式开展校内午托服务。作为我市首家恢复校内午托服务的学校,第一天的午托,孩子们的反应如何?该校的午托能否为今年我市其他学校开展校内午托提供借鉴?学校开展校内午托后,校外午托机构是否面临重新洗牌?就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场:复兴小学在我市率先恢复校内午托服务

    “我要多多青菜!”“这个肉真好吃!”……1月2日上午11点30分,复兴小学的下课铃响起,一年级的孩子们欢快地走进食堂,洗手、排队、从食堂阿姨的手里接过餐盘,大口大口吃起了丰富的午餐。作为我市首个恢复校内午托的学校,这是复兴小学开展校内午托服务的第一顿午餐,127名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记者观察发现,午餐是两荤一素,有酸酸甜甜的里脊肉、鲜香的红烧茄子和青菜,每个孩子还配了一碗鱼丸汤,营养均衡且考虑到了他们的口味。在食堂的墙上,贴有一周每天不同的菜谱,保证了食物的多样性。

    “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孩子们的食品安全,所有的食品我们都能追根溯源,米、油也全部选择力源等品牌,且食物的制作流程全部合乎标准和规范,所有厨房人员配备健康证,原料每天进行农残检验。”复兴小学校长张丹东领着记者来到该校食堂,食堂内分为粗加工区、烹饪区以及传菜区,每一个区域工作人员都需更换一次衣物,保证食品安全。在粗加工区,豆浆间、水果间、面点间、水产品清洗池、肉禽类清洗池、蔬菜浸泡池等工作区域均全部划分开,保证每个区域操作安全、卫生。而旁边的工作室内,监控设备也将食堂的每个角落都监测到位。

    吃完午饭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餐盘和筷子分门别类放入回收处,依次来到午间宿舍区,开始午休。记者观察发现,午休区分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床上放有统一的被子,每张床前都贴有孩子姓名和家长的联系方式。宿舍区比较宽敞,并配有卫生间,墙边和窗边都贴上了防撞条,十分温馨。

    作为我市第一所开展恢复校内午托服务的学校,张丹东坦言,压力不小。为此,学校除了按照相关要求对学校食堂、宿舍等硬件进行了完善外,还专门组织全校老师进行了专题学习和培训,以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通过消防、食药、卫生、教育等各个部门的检查后,学校在元旦过后,正式试点开展校内午托。“说实话,我们之前也挺忐忑的,但家长们的呼声很高,我们学校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双职工,他们很希望学校能开展校内午托,一听到消息后,马上报名,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报了校内午托。所以,对于我们全体教职员工而言,这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我们老师6点半就到学校,迎接孩子们的首次早餐。”张丹东告诉记者。

    据了解,校内午托服务主要内容是午餐、午休、自修、开展活动等。服务方式包括“午餐+在宿舍午休”“午餐+在教室午休”“午餐+在校内开展文体、自修类活动”。复兴小学开展的校内午托服务中,学校为孩子提供早餐、午餐和宿舍午休。从第一天的开展情况来看,效果和家长反映都良好。“我今天一早就把孩子送过来了,一看早餐挺丰富,有鸡蛋、馒头、包子、米粉,味道也挺好的。说实话,孩子在学校午托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具备条件的学校将正式恢复校内午托服务,条件成熟的县区可以全面铺开。

    新政:桂林市恢复中小学校内午托获家长欢迎

    “小小的房间全是床,只留下一条窄窄的通道。相比起学校的宿舍来说,真是又挤又不安全。”市民韦先生的孩子在乐群小学上学,他告诉记者,在校外午托每天25元,一个月算下来需要500多元,而校内午托收费不贵,而且安全,家长放心很多。据了解,目前我市校外午托价格为450-600元不等。

复兴小学的学生午休宿舍。

    2016年春季学期,根据自治区五部门联合下发的《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教〔2014〕2号)文件,我市全面停止举办校内午托。几乎在一夜之间,我市的校外午托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乱象也相继而生,一些机构无证经营现象突出,且多隐藏于居民家中,空间狭小,孩子们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都成隐患,因此家长们期待重启校内午托的呼声始终未减。

    2017年12月4日,桂林市政府印发《中小学生校内午托服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闲置校舍和设施,为学生提供午餐和午间休息等校内午托服务;对于校内确实不具备条件,但午托服务需求强烈的学校,要积极探索与校外机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和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校内午托服务,但要以公益性和普惠性为首要前提。

    此番政策出台后,我市的中小学生家长绝大多数是一片“叫好”。“我肯定是更信任学校的,更规范而且有监管,哪怕校内、校外的午托收费差不多,我也会选择校内的,因为更放心。”孙女士的孩子正在叠彩区一小学四年级就读,她很期待学校能早日开设午托班。

家长们当然更愿意选择相对更安全、卫生的校内午托。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0月的调查数据,全桂林市一共有800多个校外午托机构,大约三分之一的午托机构取得了食药监管部门颁发的食品卫生许可证。今年,校内午托陆续恢复后,800多个校外午托机构是否也会面临一次行业调整?一些从事午托行业的人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铁西小区开办了一家校外午托机构的彭女士表示,学校恢复校内午托,市场会受到一定冲击,但她并不担忧,因为校外午托有着人性化的便利,加上经营多年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她还会坚持下去。

    思考:公益性与可操作性如何平衡成为校内午托走得更远的关键

    与家长的一片叫好声不同,这个《实施办法》所涉及的另一主角——— 学校,这方面的反应却并不全是积极的。“恢复校内午托对家长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学校来说,真正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所在的学校暂时还没开设午托班的打算。”我市城南一所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该学校的生源中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占到绝大多数,按理说校内午托的需求很大,而且该校此前也办过校内午托班,为何对恢复午托却持观望态度?

    “首先,我们认为政策还不够明朗,许多操作的细节还没有完善,比如收费标准、值班教师相应的薪酬如何发放等问题,我们还未接到进一步的通知。其次,开设午托班背后的责任十分重大,许多学校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况且我们学校之前用于午托的场地与设施都已经用作他用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马上恢复的。”该校长表示,“当然,政府如果下发通知,要求我们学校必须开办,我们肯定会积极配合,但目前,我们并没有相应的工作计划。”。

    记者了解到,受实际条件制约、尤其是场地的限制,一些学校难以实现校内午托。开设校内午托,首先得有合适的场地,必不可少的是饭堂和宿舍。现在的小学至少都有一两千名学生,就算午托生只有20%也需要很大的场地。一些公办小学连教学和办公用房都不宽裕,更别说其他空间了。何况午托学生的餐饮卫生和安全,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不敢轻视的责任。

    对此,有教育专家认为,应该按物价等部门管理规定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严禁学校以提供“校内午托”等课后服务名义违规乱收费,并且给予教职工相应的补贴,跳出“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怪圈,这样才能让校内午托这件好事真正地落实好、落实到位。(桂林日报记者 秦紫霞 李慧敏 图片由记者秦紫霞、通讯员秦虹摄)

编辑:徐婷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