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曲靖市坚持“养地培肥、藏粮于地”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以石漠化区域为重点,在沾益区、宣威市和会泽县开展40018亩耕地休耕试点工作。
休耕试点以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普通农户为休耕主体,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小组登记、村社申报公示、乡(镇、街道)审核”程序,精准核实休耕地块、签订休耕协议、设置土壤监测点,严格实施先休后补等措施,积极探索豆类绿肥连作、绿肥连作、豆类连作、禾本科牧草连作、光叶紫花苕连作型和翻犁后休闲等休耕技术模式。
去年,沾益区休耕1.5018万亩,宣威市休耕1.5万亩,会泽县休耕1万亩。
耕地休耕能培肥地力、推动绿色生产,通过休耕试点的示范带动,以试点推进过程中呈现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等数据,可以更科学地组织农业生产。休耕能深入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转变生产观念,树立绿色、生态、科学的农业生产理念。休耕生产出的大豆和绿肥,可成为农产品加工原料来源和畜牧饲料来源,推动“粮改饲、粮改经”等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曲靖市石漠化地区大部分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耕地单产较低、劳务人员大量外出导致劳动力缺乏。在该区域休耕,可以解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农业生产后顾之忧,休耕补贴能起到保底作用,能有效推动耕地规模流转,增加农村耕地地租收入。
在休耕试点中,我市积极探索种植大户或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休耕模式,创新经营方式。会泽县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合作社种薯生产基地实行休耕与轮作模式,实现地力保护与生产经营两不误,同时休耕时种植的绿肥又为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料来源。
休耕地块,可有效整合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成为提升农业发展基础的平台;可以集中开展土地流转和招商工作,能成为吸引外来资本的平台;可以统一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的平台。(记者刘成龙 通讯员史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