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领航新征程】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昆明工业经济站上高质量发展新起点
昆明信息港    02-03 08:39:31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殷雷)“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昆明工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园区建设为载体、项目建设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服务为保障,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全市工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非烟工业支撑作用明显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并实现中高速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上半年累计增长8.5%,三季度累计增长8.3%,随着中石油炼油项目顺利投产,当年形成183.86亿元的产值净增量,强力拉动四季度工业高速增长。”谈及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市工信委负责人指出,2014年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5.4%和4.5%,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17年则成功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首次两位数增长。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三大门类在规模以上工业比为5:80:1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非烟工业完成增加值648.54亿元,增长15.4%,占全市工业比重的68.9%,拉动增长10.2个百分点,非烟工业支撑明显。

    统计还显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95.9亿元,增长19.1%,同比增加16.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34.4亿元,同比增长36.4%,高于2016年50.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大幅改善。招商引资方面,京东方OLED微型显示器、汉能集团移动能源产业园、紫光芯云产业园、航天神州年产11万辆新能源汽车、宝能集团系列项目、通盈双环铂注射剂及原料药化药生产基地等23个重大项目签约;凝慧氮化镓、中关村电子城等49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入规企业89户,其中新建投产22户,小升规64户,专业变更转入3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有1025户。

    新兴产业引擎作用凸显

    经济效益大幅改善的同时,企业培育也显现成效,新兴产业引擎作用凸显,发展新动能逐步形成。

    “过去一年,全市共有中铁电建大型盾构机、富信智能终端等42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这些项目形成了近300亿元产值增量,增量支撑已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引擎。”上述负责人介绍,2017年,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材料4个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2%,较2016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增加值增速达22.6%、17.5%,分别高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12.5、7.4个百分点。

    以富信智能终端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17年3月在富民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同年8月,公司第一部手机成功下线。截至2017年底,该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投产生产包装线7条(计划建设10条)、手机主板SMT贴片生产线2条(计划建设10条),出厂手机100余万台,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及其他一些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国家。

    此外,昆明还围绕提高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推进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建设。2017年,共实施100个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总投资225.59亿元,全年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13条,取缔关停4家“地条钢”企业,置换淘汰水泥产能90万吨,关停焦化产能130万吨,新关闭4对煤矿、退出产能24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煤炭去产能任务。48户企业完成市级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4户企业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合格企业验收。预计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0%以上,可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继续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使命要有新作为。刚刚闭幕的省两会明确,今后5年,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重点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也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找到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增长的最佳结合点,实现“量”“质”并进、追赶超越。

    就工业而言,昆明将围绕“4+4”重点工业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工业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打造昆明工业经济升级版。

    市工信委负责人表示,2018年全市将继续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实施增量扩大工程,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终端产品、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编制重点产业招商目录,谋划引入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滚动建立开工、续建、竣工、引进“四个一批”重大项目库,加大服务力度,推进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竣工。同时,实施存量盘活工程,按照“加快发展一批、优化提升一批、调整退出一批”的要求,开展工业转型升级“一揽子”突破行动;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围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石化、中药、精细磷化工、铝、稀贵金属新材料、农副食品等8大产业链,绘制产业链图谱,聚焦中高端关键环节,打造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园区转型提升工程,争取创建3个以上省级10强园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按照计划,昆明今年将确保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材料4个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0%,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