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22条措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今年为实体经济减负780亿元
昆明信息港    03-01 08:00:24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殷雷)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省发展改革委就《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下称《意见》)举行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意见》从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等7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并明确提出,对2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开设“绿色通道”,今年将确保降低实体经济成本780亿元左右。

    近年来,云南每年年初都会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16年以来,已经形成了出台稳增长“22条”的工作惯例。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小荣表示,“稳增长政策是年度性的,针对性、时效性较强。外部环境不同、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不同,稳增长政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也会各有侧重。”黄小荣说,当前,全省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投资结构不优、项目资金短缺、工业增长乏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缓慢、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总体呈现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多层面挖潜、兼顾连续性与创新性4个特点。

    以坚持问题导向为例,2017年,虽然全省民间投资实现恢复增长、工业投资降幅不断收窄,但二者在全部投资中占比降到近年新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后劲。为此,《意见》明确提出了“优化投资结构”“提振工业投资”和“完善投资管理”等举措。而针对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产业支撑不足、投资主体不到位等问题,则对目标任务加以明确,以确保特色小镇成为产业发展新载体。

    “我们将在2017年试行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对2018年稳增长22条的政策设计、政策执行和政策效应释放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提出完善措施的针对性建议,避免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推动政策更加精准、更具成效。”黄小荣表示,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督导调研,一季度重点看各地各部门出台配套政策、细化工作方案以及扩大政策知晓度方面的情况,二季度重点看政策执行情况,三季度重点看政策效应发挥情况,以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推动《意见》取得实效。

    政策解读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针对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提出了5条措施。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亿元,一季度前拨付到位;对投资完成不好的项目资金一律收回,奖励投资完成情况好而又缺资金的地区。二是优化投资结构。以存量项目投资保基数、增量项目投资保规模,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力争增长18%。三是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建设;对境外商业贷款规模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省财政对转贷费用给予50%的补助,补助总额不超过150万元。四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州市每月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观摩,列出问题清单提交省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推动限时办结。五是完善投资管理政策。对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开设“绿色通道”;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的代办制。

    4月底前公布4个“施工图”

    针对解决工业增长乏力问题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大幅提升工业投资。省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建立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省、州市属国有企业工业投资进行单独考核。二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水电铝材一体化、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及时公布烟草、有色等产业转型升级方案,4月底前公布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产业发展“施工图”,并由相应重点产业主抓部门分别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三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完善省、州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重大工业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建立全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进口先进技术最高补助100万

    针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深入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14类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开展支持金融机构入滇行动,对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给予奖励。二是继续实施促消费行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定购房消费,促进住房租赁消费;组织开展好各类旅游推广活动,海外促销活动不少于30场,组织和参与国内旅游推介会不少于100场。三是推动外贸持续向好。筹措5000万元财政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按全年出口业绩进行奖励;对符合条件的省内企业进口国际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及零部件,给予投资额5%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亿元财政资金奖励升规企业

    针对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以“钉钉子”精神逐项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75条措施,取消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确保2018年降低企业成本780亿元左右。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确保2018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不少于10户、上市企业不少于2户;省财政从年度预算中安排1亿元,用于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三是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省内公路、铁路、输油气管道、易地扶贫搬迁、市政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本地产品使用率。

    启动新一轮“厕所革命”

    针对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提出了4条措施。一是加快特色小镇建设。2018年全省每个特色小镇须完成总投资的60%以上,凡投资主体不落实、投资完成比例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淘汰;筹措3亿元资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启动实施“厕所革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排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项资金10亿元,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充分发挥滇中新区带动作用。四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双培双优”行动计划;实施新一轮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出台支持重点县、市、区率先发展的实施意见。

    试点推行企业承诺制

    针对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动力提出了3条措施。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鼓励创新创业。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有关创新创业企业、平台,按规定予以奖励或补助。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监管依法强化、服务热情周到的营商和办事环境;转变投资项目审批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省级以上各类园区、综合保税区、特色小镇等区域,有关部门以标准化清单形式明确项目准入条件,推行以事前准入标准承诺代替审批的企业承诺制。

    突出强化责任抓落实

    《意见》明确要求省直有关责任部门于文件出台20个工作日内,制定发布实施办法或细则,加大宣传解读力度,提高政策措施知晓度。省政府每季度将组织开展稳增长专项督查活动,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