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华联锌铟:打造国际一流矿业企业
云南日报    03-23 08:01:01

    伴随着文山州建州60周年的到来,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也迎来了建矿60周年,公司紧紧围绕 “打造国际一流矿业企业”的目标,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近年来,华联锌铟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创新驱动、改革突破、开放合作、转型发展”“做好锡、做大锌、做强铟”的发展思路,以“坚持科技兴企、深化两化融合、对标一流企业、提升精细管理”为主线,依托重点项目、科研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华联锌铟独特优势,走集约型、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生态矿山,提高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进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使公司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严峻、有色金属市场长期低迷、许多矿山企业亏损或停产的情况下,成为矿业行业发展中的“一枝独秀”,公司跨越式发展劲头持续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

    资产质量优良 盈利能力强劲

    目前,公司拥有4个采矿权和4个探矿权,矿区面积达32.41平方公里,探明稀贵金属铟储量6417吨,约占全球铟储量的40%,位居全球第一;锡储量31万吨,位居全国第三;锌储量413万吨,位居云南省第三。同时周边找矿潜力巨大,潜在开发价值高。 公司共有员工2034人,现年采矿能力达210万吨,日选矿能力达13000吨。截至2016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50.94亿元,净资产为28.30亿元。201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9亿元,上缴税费4.95亿元。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3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8%,上缴税费6.01亿元。近三年来净资产收益率均在23%以上。2011年至今,公司已投资、计划投资共73亿元,着力推进四大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公司采选工艺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采、选科研技术集成应用得到了极大提升,进一步延伸产品产业链,强化公司产业转型升级,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后劲力量。

    坚持科技兴企 力推创新驱动

    都龙地区多金属伴生矿曾一度被行业定义为“大、贫、杂、难”的“呆矿”、“死矿”,不具有开发价值。华联锌铟始终坚持“科技强企”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先进技术引进与研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将“呆矿”、“死矿”变成了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宝藏”。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科研资金3.4亿元,实现科技创效4.74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其中“铟锌锡铜复杂多金属矿资源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获2017年度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文山都龙锌铟铜锡复杂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奖一等奖。目前,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受理发明专利31项。公司还将按照 “国家级示范项目”的标准推进都龙矿区废石综合回收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废石综合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预计每年可从废石中回收原矿金属锌金属量20000吨、锡金属量1500吨、铜金属量2200吨。

    实施人才战略 打造高精团队

    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团队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格执行选人用人程序,坚持好干部标准,巩固中层管理干部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能上能下机制;加强各类人才“引培留用”机制创新,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建设步伐,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的合作,积极构建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工作平台。目前,公司有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2人,州级技术带头人1人,高级以上职称22人,中级职称142人。近年来,先后从江铜集团、中铝集团、株冶集团等国内有色行业知名企业引进了各类专家、高级人才50余名;从省属重点、“985、211”重点高校引进本科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130名,接纳30名硕士、博士到公司顶岗实习,充实公司采、选、冶科研技术力量。

    履行社会责任 投身精准扶贫

    公司一直牢记回馈社会的使命,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始终坚持和践行“工业反哺农业”方针,每年根据公司利润完成情况提取相应比例的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4年至今累计捐赠1.01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和扶贫事业。同时,大力开展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捐资助学等,安排了1106名征地户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周边村寨在公司从事装矿、矿山秩序维护等从业人员达600余人;公司102名党员、干部挂钩联系都龙镇大寨村委会50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派驻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扎大寨村委会开展扶贫工作,目前已有3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加快跨越发展 争创国际一流

    公司将以“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为契机,以打造“工业4.0”为目标,突出科技内驱动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企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夯实基础管理,抓牢资源保障,强化生产组织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发展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为主线,以“打造四个国际一流”(打造国际一流数字化绿色露天矿山;打造国际一流智能化选厂;打造国际一流的冶炼示范工厂;打造国际一流的铟新材料研发分中心、基础铟基及高纯铟生产基地)为抓手,强化采、选、冶为一体联动建设,全面实施对标管理,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与风险防控水平,确保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利润总额15亿元。(陶永顺 张万富)

编辑:徐婷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