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大理巍山聚焦如期摘帽退出目标 把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52%
昆明信息港    03-24 17:20:14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合宇聪 近年来,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2016年初步达到脱贫退出的目标,2017年至今,全县紧紧围绕“抠细节、找问题、补短板”,重点解决房子、票子、数字、脑子问题,把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52%。

    据介绍,2014年至今,巍山县共解决了17274户农户的住房问题,全面消除了农村危房。其中解决了51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32户1314人、同步搬迁650户2754人。在2017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680户住房入住条件提升工程。

    巍山县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坚持长短结合,短能脱贫、长能致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对82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到户精准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产业帮扶范围,对2379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产业帮扶。

    创新“党支部+贫困户+X”的产业帮扶模式,2017年共有26家企业参与帮扶工作,共计帮扶3146户贫困户,完成分红3146户1572.2万元。狠抓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龙头企业帮带,县级行业部门编制了新一轮行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全县所有的乡、村都制定了产业集约化发展规划和到户产业发展计划,83个村(居)委会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

    坚持“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千方百计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出台补助政策,鼓励就业、促进就业。积极争取增加护林员人数,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全县共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护林员390名,每人年收入1万元。建成就业扶贫基地1家,开设基层就业服务平台83个,设立异地(大理市)服务站1个。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10821人次,新增转移贫困人口就业8369人,占有劳动力贫困人口的42.55%,组织现场招聘会9场次,组织技能取证培训33期,实现贫困人口劳务输出收入9799万元,人均1.17万元,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增幅高于居民收入增幅。

    巍山县明确了转移性收入只在贫困户信息表上反映,不作为计算贫困户家庭纯收入依据,根据县情制定务工收入、就学负担等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要求脱贫户人均纯收入都要达到3200元以上,确保数据没有水份,群众稳定脱贫。精准比对、录入数据,以村级为中心开展“两上两下”“两进两出”信息比对和“一机四人”录入工作,把牢数据的录入关、比对关,确保大数据、纸质档案和各部门数据完全统一,信息录入零差错。确保档案精准支撑,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档案局、县扶贫办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档案工作指导组,每个村委会拿出一间办公室专门收集脱贫攻坚信息资料,形成了“户有卡、村有档、乡有册、县有库”的资料信息系统,由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本人对档案审核把关。全县档案逻辑准确、互相对应、内涵外延一致,为实施“最严格的脱贫考核”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以来,巍山县创新开展“两户合一”,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和低保动态管理有序衔接,确保把最贫困的群众找出来,大家不眼红。提高干部政策知晓率。以召开工作会议、专题会议、学习会议、组织脱贫攻坚政策考试等方式,各级主要领导带头学习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提高党员干部政策熟悉度。

    出台群众会议制度,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按月到村组召开群众会议,宣传政策、谋划发展、收集民意、联系群众,深入实施万名干部“大下乡、大入户、大宣讲”和“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活动,探索开展“三个一”“五净两规范”“我是扶贫一线共产党员”实践活动,扎实做好群众宣传、发动、教育、引导工作。帮农户算明白脱贫账,根据发展层次将全县农户分为五个层次,分类施策、分类帮扶,算清扶贫普惠账,做深、做实、做细群众工作,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激发其内生动力。

    在整体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达标的基础上,巍山县深入开展“抓问题、补短板、促攻坚”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普查,重点聚焦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村组,全面补齐水、电、路、清洁能源的短板。号召挂包干部积极献爱心,为贫困户购置必备的电视和清洁能源灶。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一季度,共建设户厕18000多个,基本实现户厕全覆盖。加强重点人群的控辍保学工作,县内贫困人口适龄青少年零辍学。建立巍山县健康扶贫基金,对政策保障以外的医疗费用因户精准兜底,切断因病致贫返贫路径。2017年下半年起全力实施“五净两规范”等工作,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编辑:徐婷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