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泓凯)一外地人来昆明住上几年后调侃说:一年分四季,而昆明的季节仿佛感觉只有两季,干季和湿季,这多少有些形象。在多个年份印象中,昆明冬春季节干旱少雨,夏秋季节高温多雨,但并非年年如此。而一到“下季”——下雨的季节,往往雨水来得很猛很集中,城市防洪排涝就成为市民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因为“城市看海”的场景留存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由于气象情况有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虽然做了很多应急准备,但“天大由天”,如果真正遇到极端天气,防洪形势就会变得异常严峻。一位防汛负责人感叹:每到雨季,往往睡不着觉,生怕哪里被水淹!防汛负责人的担心是必要的,也是责任感的驱使。就在9日,本报公布了河闸、泵站等重要防洪排涝设施及城市淹水点、下穿隧道、地下车库等重点防洪区域责任人名单,甚至连责任人的手机号码也公之于众,这无疑是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表现。
防汛抗旱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公布165个淹水点责任人名单是必要的。群众有了“主心骨”,防汛排涝就显得不那么提心吊胆!但从长远来看,抓好城市防洪和湖泊、河道的防汛度汛工作,确保城市防洪安全,需要把更多功夫下在旱季。未雨绸缪,完善城市防洪基础设施,补齐短板,下大力气解决多年淹水点问题,这才是治本之道。“水火无情”——让洪水有去处,行政首长和防洪责任人才不至于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