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个不收门票和停车费的森林公园,可以爬山、赏花、观水、吸氧及采购人工松茸、香菇等“林下经济”产品,还可以和作为林场“镇场之宝”的“总理树”亲密接触,并了解象征和平的橄榄树种植史及云南林业发展状况。这里就是昆明海口林场。
“周总理种的油橄榄树开花了。”刚进入海口林场不久,记者就遇到77岁的赵芝韵,她是海口林场的老职工,当年曾参与周恩来总理到海口林场的植树活动。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希望在中国引种耐旱、耐贫瘠的经济作物油橄榄,改善我国食用油供应匮乏的局面。1963年,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向中国政府赠送了5个品种10680株4年生油橄榄苗。1964年3月3日,结束亚非欧14国访问并回到昆明的周总理,在海口林场亲手栽下一株油橄榄树苗。赵芝韵老人曾收藏了一份当年的《云南日报》,其中有对这段史实的深度报道,已作为重要史料送给海口林场并将陈列于新建的油橄榄专题馆。
记者跟随赵芝韵来到那株象征中阿友谊的“总理树”前,周总理当年栽种的油橄榄树,如今已长得高大健壮,枝头的小白花正悄然绽放。
赵芝韵说,她退休后义务管护“总理树”,并主动为游人热情讲解林场里的景物。她说,当年阿尔巴尼亚派了林业专家到海口林场,当年的专家楼是一栋西式别墅,目前外观仍保存完好,已作为昆明林业展览馆对外开放。
近年来,海口林场每年接待市民参观数万人次,先后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十佳林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三生教育实践基地”“昆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项荣誉称号。(云南日报 记者 易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