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省财政厅加大力度整合维西县涉农资金 管好用活扶贫资金
云南日报    06-08 08:37:51

2018060808_res03_attpic_brief

重楼种植基地

2018060808_res07_attpic_brief

驻村工作队入户调研

2018060808_res11_attpic_brief

现场指导种植技术

2018060808_res15_attpic_brief

发展稻田养鱼

2018060808_res19_attpic_brief

规模化养鸡场

为切实破解全省扶贫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基层涉农资金整合中不敢整、整不动”问题,省财政厅以“脱贫导向、简政放权、统筹协调、精准使用”为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以挂钩扶贫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为突破口,对涉农资金“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先行先试,采取“源头整合+实质整合”省县直连、同步发力的工作方式,打通扶贫资金凝聚合力的“最后一公里”,在全省首次创新了“竞争性选取项目的分配机制、第三方专家参与的决策机制和签订整合承诺书的责任机制”。

有的放矢  深入研判找准问题

迪庆州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而维西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占全州的53.6%。为全力攻克扶贫工作中的坚中之坚、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省财政厅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问题为导向,先行先试,管好用活扶贫资金。

记者对维西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安排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后发现,项目分散、职责不清是影响该县脱贫攻坚成效的首要问题。究其原因,该县副县长杨慧聪说:“从规划上看,时效滞后和导向不明造成了脱贫攻坚规划的‘先天不足’,扶贫领域资金、目标、任务、权责‘四到县’已经实施两年多了,但仍然存在‘接不住、用不好’的现象。由于全力推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今年3月才得到批复,第一季度扶贫项目的安排,仅依靠行业部门、各乡镇要求来实施,与全县总体退出计划统筹度不高。”

“从项目上看,部分扶贫项目缺乏科学论证和规范性,造成项目无法实施,在产业扶贫领域尤其突出。同时,受扶贫项目多,单个项目资金量小的影响,人为决策因素较多,既不易界定单个项目是否‘吊高胃口’,也带来了较大的监管难度。”谈及扶贫领域职责分工不清,项目资金效益低下的问题,杨慧聪解释道:“精准扶贫工作不是个别部门的单一工作,而是涉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人社等多部门协作,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需要统筹考虑,方能把钱用在刀刃上。但从维西县往年的情况来看,不同部门和单位都有各自的扶贫资金和扶贫计划,部分部门只关注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计划,与其他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项目‘小、散、乱’问题凸显,不同单位同类型的扶贫项目,存在重复补贴、重复安排的问题,难以形成合力。”

因地制宜  多措并举破解问题

针对维西县存在的问题,省财政厅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作为解决维西扶贫领域问题的“总抓手”。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以维西县存在的规划指导不力、部门职责不清、资金绩效不显3个突出问题为导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了“补短板、保出列、争提升”的方案设计思路,通过区分项目、客观保障、竞争分配、绩效编制、专家审议五个步骤,打造了一套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实效性兼备的县级“资金保障图+项目分工图+成效跟踪图”实质整合闭合链条。

“涉农资金整合的核心在于如何做好‘放管服’。”挂职担任维西县委副书记、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的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宁亚宁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革,找准思路、拿准举措是当务之急。从具体问题来看,‘放得下’是前提,‘接得稳’是关键,‘用得好’是目标、‘管得严’是保障。”

据了解,3月底,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围绕县级脱贫攻坚规划,采取“基础性客观分配+竞争性行业分配”的资金项目分配方式,实现了资金和项目盘子均有竞争;将方案、项目提交专家团队进行审核评估,并专门召开实地评审会,为维西县辅助决策,以科学合理的决策方式指导年度扶贫工作,以客观透明的决策机制破除了部门利益“桎梏”;为强化整合方案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堵住方案以外的“放水口”,由县委、县政府与项目主管部门、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确保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决策高度一致。

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在完成维西县年度统筹整合方案的编制工作,真正实现对涉农资金“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的同时,又围绕涉农资金整合方案,通过省县同步推进,搭建了“县有作战图,乡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协同作战方案,着力推进行政村的精准布局、项目实施计划的精准排期、资金支出进度的精准把控、规划责任的精准分工和脱贫成效的精准预估。

宁亚宁说:“我们始终把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的使命摆在首位,立足挂联的‘一村一乡’,放眼维西的长远发展。通过覆盖全部乡镇的走访座谈、田间调研,基本了解了维西的产业禀赋,分析了产业短板,研判了产业方向,并将‘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引入龙头企业,解决资金短板,作为积极向外推介维西、宣传维西的重中之重。”

对症下药  合理规划扶贫资金

整合资金是否有效,关键看脱贫攻坚成效。也就是说,评价涉农资金的绩效要以脱贫攻坚成效为导向。

通过深入分析,维西县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规划了统筹整合试点工作推进的基本思路。

去年,该县收到纳入整合范围的中央资金10项3.93亿元,省级资金9项1.8亿元,州级资金两项0.05亿元,合计5.78亿元。

省财政厅驻村工作队员都康说:“根据年度增幅30%比例的估算惯例来看,统筹考虑‘三区三州’资金增幅,预计今年纳入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约8.9亿元。为此,维西县起草了总投入规模约9.4亿元的《2018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维西县结合资金盘子,确定了覆盖3大领域、24个大项、约760个小项的项目总盘子。其中:从项目领域来看,主要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四美”创建3大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涵盖8个大项271小项;农业产业发展涵盖7个大项162个小项;“四美”创建项目涵盖9个大项328个小项。

维西县通过搭建整合平台、做实整合方案,已基本实现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模式,但是要改变传统的“多头管理、多头申报、多头分流”的模式,还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为实现脱贫规划和项目库“两个标准化”,切实探索出一张“以整合促全局”的财政扶贫名片,维西县聚焦脱贫攻坚规划,以整合为契机,调动财政扶贫工作队员特长和本领,瞄准“病灶”对症下药。

5月下旬,迪庆州召开了脱贫攻坚资金项目管理现场会,重点组织推广了维西县提升扶贫资金绩效、打造县级“实质整合”资金管理格局、强化部门职责分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先进思路和好的做法。(云南日报 记者尤祥能 肖志雄 文/图)

编辑:谭石艳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