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羊拉派出所:屹立于海拔3500米之上的公安精神
昆明信息港    06-26 16:37:55

昆明信息港 记者劳学丽 在云南的最北端,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位于金沙江西岸的半山区,与西藏的芒康县和四川的巴塘县、得荣县接壤,边界线长达147.5千米,平均海拔为3500米。这里就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羊拉乡,这里是“艰苦”的代名词,也是云南最后一个通公路、通柏油路的地方。“马背上的派出所”——羊拉派出所自60年代末建所至今,就一直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和百姓的安宁。

关于羊拉派出所,虽然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和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却有很多不得不得说的默默坚守的小故事,他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长年累月坚守在沉默的大山之中,那份维护和谐稳定的执着与坚守,一样让人动容。

羊拉乡地貌。劳学丽 摄

羊拉乡地貌。劳学丽 摄

“人在云上走,鹰在脚下飞” 环境艰苦,但他们默默坚守

羊拉乡地广人稀,全乡总面积10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00多人。这里地处滇川藏三省交界的横断山脉地区,奔腾的金沙江穿流而过,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到处是坡度在50度以上的大山,最高海拔落差近4000米。两山之间可相闻其声却徒步半天才能相见,山体植被稀少,岩土疏松,曾有人形象地形容羊拉地貌为“人在云上走,鹰在脚下飞”。同时,因羊拉乡年平均气温仅10摄氏度左右,冬季大雪、暴雪天气多,夏季遇到阴雨天气时局部地区还会下雪,因此也有人说,羊拉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还有一个是大约在冬季。

羊拉乡的公路。图片来源云南画报

羊拉乡的公路。图片来源云南画报

在羊拉乡未通公路之前,从最其北端的登拉到最南端的南仁,骑马走一个来回需要10多天,步行得20天左右。即使是现在,公路已经直通羊拉乡,但是不管是从香格里拉还是从德钦县城开车到羊拉乡,都要四个多小时的时间,每天一趟的班车2015年才开通,而且只要遇到雨雪天气,大雪封路和落石堵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这样一个边远艰苦的地方,羊拉派出所的每一位民警都始终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以所为家”的“马背上的派出所”精神,不忘为民初心,牢记维稳使命,忠诚坚守,默默奉献,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着促进民族和谐的赞歌。

儿子出生便离家 八年坚守希望发扬好“羊拉公安精神”

羊拉派出所现有民警7人,辅警5人,辖区面积1087平方公里,民警人均管辖面积达181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52个村民小组,1024户,7195人(常住人口5817,流动人口1378)。村组均分布在半山区,平均海拔在3500米,境内最高为察里雪山,海拔为5534米,其中甲午雪山和闰子雪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辖区治安环境特殊、复杂,道路交通条件落后,藏区维稳工作任务艰巨。

据羊拉派出所现任所长顿珠培楚介绍,他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入户走访,走遍羊拉乡的山山水水,走进家家户户,对群众诉求进行了解,走访工作为其之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顿珠培楚看来,人民警察不是要破多大的案件才能称之为警察,人民警察之所以为人民警察是应当为人民服务。所以在羊拉派出所,接到群众关于处理塌方公路、寻找丢失的牲畜、帮助困难群众种收庄家等繁琐事情请求的情况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顿珠培楚说,有一次就有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到所里说要找直接领导,作为所长的他当时心想肯定出什么大事了,不然村民不会这么紧张,后来一问才知是村民家的牛栓在树旁被偷走了。顿珠培楚和几个民警顺着牦牛的足迹找了4个多小时候终于找到了丢失的牛。

顿珠培楚(左二)和羊拉派出所的部分民警。劳学丽 摄

顿珠培楚(左二)和羊拉派出所的部分民警。劳学丽 摄

羊拉派出所到羊拉乡最偏远的一个村有72公里的距离,全程都是狭窄且崎岖蜿蜒的通村公路,路的一侧是经常有山石滚落的峭壁,而另一侧则是看一眼都让人感到眩晕的深渊,遇到对向车时一定要找稍微宽敞一些的地方停下来才能勉强避让。顿珠培楚和所里的民警到村里开展工作时,经常会在路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2012年的冬天,顿珠培楚带着所里以为民警到最远的村子开展枪支收缴宣传工作时,车行驶了4个小时之后被大雪困住无法移动半分,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他们只好裹着毛毯在车里过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就背着宣传材料和部分行李徒步4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开展工作。

顿珠培楚从2010年3月20日来到羊拉派出所工作至今,8年时间里,他在羊拉派出所过了4个春节。他有一个8岁的儿子,和妻子住在香格里拉,2010年离开家前往羊拉时,儿子刚出生43天。从此之后的8年时间里,顿珠培楚开始了和妻儿聚少离多的生活,每年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现在他和我好像没有什么话可说了,每次打电话说不了几句话,儿子就说要去玩或者有事不说了。”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实在太少,对于父子之间的疏离,顿珠培楚感到无可奈何,同时也希望儿子长大后能理解他。

虽然环境艰苦,但是顿珠培楚表示,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已经好了很多,下一步,他将继续做好表率,并带领所里的民警和辅警们继续为辖区百姓服务,做好各方面工作,发扬好“羊拉公安精神”。

两代人的坚守 “子承父业”守护羊拉

扎史品初是羊拉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他2016年4月来到羊拉乡工作,自2017年1月罗仁检查卡点成立后,那顶孤零零侧立于悬崖边的帐篷就成了他的固定工作地点。罗仁检查卡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交界处,是云南最北端的公安检查卡点,从该卡点往东8公里即可到达西藏,东南方向80公里左右处是四川。

悬崖边上的罗仁卡点。 劳学丽 摄

悬崖边上的罗仁卡点。 劳学丽 摄

扎史品初在卡点的工作主要是对进出人员进行排查和车辆交通违法的稽查,无论是风吹日晒,还是风雪交加,每天早上8点他都准时到岗展开一天的工作。在一级勤务期间,更是要每天24小时坚守在卡点上,而这时候,扎史品初就要和同事们吃住在卡点的帐篷里。“3、4月份的时候风特别大,坐在帐篷里就像做海盗船,帐篷摇摇晃晃,感觉像是随时都会被大风吹走。”扎史品初向记者描述晚上住在帐篷里的情形时脸上还带着腼腆的笑容。

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羊拉乡的土地里几乎长不出什么蔬菜,另外,遇到雨雪天气或塌方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两个月车都无法进出羊拉乡的情况,这个时候蔬菜在羊拉几乎成了“奢侈品”。对于驻守在卡点的扎史品初和同事们来说,方便面就成了他们最为日常的食物,“超市里各种方面的每一种口味我几乎都吃过了”扎史品初说。

在卡点工作的扎史品初。劳学丽 摄

在卡点工作的扎史品初。劳学丽 摄

对于扎史品初来说,卡点的工作中,除了来自于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没有电、没有网络的工作环境也曾一度困扰着他,后来在同事和所长的开导及陪伴下,他开始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晚上实在无聊了就和同事们聊聊天,或者对着高山峡谷大声唱歌。有时候,扎史品初也会找到有信号的地方,给曾经同样在羊拉派出所工作过的父亲打一个电话,向他“取经”。

扎史品初的父亲阿柱1988年至1990年期间曾任羊拉派出所所长,阿柱在羊拉派出所工作期间,全所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匹马。“接任的时候,老所长叮嘱我,马的褡裢两边放的米面油和被子千万要保管好,没有这些东西所里的很多工作都无法开展。”据阿柱介绍,那时候大家都是赶着马去辖区各个村组开展工作。阿柱表示,虽然现在派出所工作环境比以前好一些了,但是现在的工作业务量也越来越大,管理方面也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了。

对于儿子去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工作,阿柱表示支持儿子的选择,他认为环境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他希望儿子能在羊拉锻炼自己的意志,并且能更好的继承“羊拉公安精神”。

4300米的虫草山上水的沸点很低 但青春的热血在这里沸腾

每年的5、6月份是虫草的采挖季节,这时候羊拉乡的村民们都会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虫草山上采挖虫草,直至6月底(有时会持续至9月底)。虫草山的另一边就是西藏,以前因为村民越界采挖虫草引起纠纷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每年的虫草采挖季,由派出所民警、乡政府和村委会组成的工作组都会到山上巡山。

虫草山上的新苍工作点。图片来源云南画报

虫草山上的新苍工作点。图片来源云南画报

新苍点是羊拉派出所在虫草山管辖的三个工作点之一,德钦县公安局的民警赐仁都杰5月15日被调派过来支援羊拉派出所开展巡山工作,已经在山上待了一个多月。羊拉派出所23岁的辅警甲巴培楚和赐仁都杰一起守护新苍点的时间也有近一个月了。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带点干粮和水,跟着村民们挖虫草的路线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晚上回到工作点的木棚里通常已经是晚上7、8点了, 草草地做了晚饭吃完后,太阳能板供的电也差不多就用完了。

“这里的海拔有4300米,水的沸点只有80℃左右,所以我们煮的米饭大部分都是夹生饭。”记者在新苍点的木棚里见到赐仁都杰的时候,他正在处理一支生虫了的猪蹄,“把虫子弄掉烤一下再煮,还是可以吃的。”帅气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民警们的日常巡山路线主要围绕20多公里的边界线展开。劳学丽 摄

民警们的日常巡山路线主要围绕20多公里的边界线展开。劳学丽 摄

“我身上有没有臭味?我在这里已经20多天没有洗澡了。”23岁的辅警甲巴培楚见到记者时,生怕自己因为长时间没有洗澡而散发出异味。没有闻到异味,但大家却注意到了他鼻梁骨上的伤,“那是他骑摩托车摔倒跌到的。”赐仁都杰介绍说,巡山时一些稍微好走的路他们会骑摩托车去,另外,山上唯一的信号点也要骑摩托半小时才能到达。“昨天晚上我们两个骑摩托回来时候还不是又跌了一跤,晚上10点左右翻下去,我昏过去了一下,他把我叫醒了,我们一起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摩托车推回小路上。”甲巴培楚似乎对于骑摩托车摔倒这件事习以为常了,对于自己鼻梁骨上的伤也满不在乎。

从山下到新苍点要骑半个多小时的摩托车,这是山路中比较好走的一段。劳学丽 摄

从山下到新苍点要骑半个多小时的摩托车,这是山路中比较好走的一段。劳学丽 摄

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46岁的次里卓玛是羊拉派出所的炊事员,她一个人照顾着所里7位民警和5位辅警的饮食生活,所里的小姑娘和小伙子们都亲切地喊她阿区妈妈(阿区是她的乳名)。次里卓玛说,以前她一直觉得警察都是非常严肃、威严的一群人,后来通过接触才发现,这里的民警们都很亲切。

“在羊拉乡,其他单位都有周末,但是派出所里的民警们很少有周末。乡里的百姓知道其他单位周末不上班,不会在周末去那里办事,但是派出所的话大家就没有这个意识,他们周末也会来这里办事。”次里卓玛没有抱怨自己周末也要为大家做饭,但是对所里周末也要工作的民警们却很是心疼。

民警和虫草山上的村民在一起。劳学丽 摄

民警和虫草山上的村民在一起。劳学丽 摄

甲公村委会支布格小组的农布,2005年底上山的时候因意外砍伤了脚,由于医治不当,2014年时几乎完全瘫痪,本该接受手术治疗的他因为前些年的医治花光了所有积蓄准备放弃治疗。后来羊拉派出所民警们不断对其做思想工作,2017年11月份时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现在他已经能下地走路。因农布是建档立卡户,18万的医疗费直接报销了16万左右,其余医疗费也均由派出所民警和当地领导捐款凑齐。

据农布介绍,从2014年开始,因为他做不了农活,派出所的民警经常来帮他家做农活,不管是种玉米、青稞、当归,还是收这些庄家的时候,亲戚家都在各自忙各自的也无人顾及农布,这时候派出所的民警们都会抽空过来帮他弄完这些农活。“因为他们我现在才能站起来,如果没有他们,我现在还躺在床上呢。”农布觉得羊拉派出所的民警更像自己的亲人。

农布与所长顿珠培楚和副所长何春强交流。劳学丽 摄

农布与所长顿珠培楚和副所长何春强交流。劳学丽 摄

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矿山是羊拉乡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这里有将近2000人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企业与当地村民之间的矛盾解决和矿区的生产安全让矿山成为羊拉派出所工作的重点对象。

“由于矿区的特殊情况,停电停工期间,经常发生工人喝酒闹事的情况,但是近几年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了,我认为这与派出所在这方面的宣传管理离不开关系。”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继圣对羊拉派出所民警的工作能力表示肯定,同时他认为,矿区从2004建设至今,能在当地获得稳定发展,离不开羊拉派出所的辛勤付出。

据介绍,派出所为监督矿区各个部门的生产安全,专门建立一个名为“羊拉派出所矿山宣传交流群”的微信群,要求各个部门、下属公司,每天六点左右汇报当天的相关情况。而像这样的微信群,羊拉派出所一共创建了35个,有的用来与辖区居民沟通交通,有的用来宣传相关安全知识或普法宣传,辖区居民也更乐于接受这类创新的沟通和宣传方式。

德钦县公安局局长张国忠总结称,要到羊拉派出所工作,一定要攻克“4个关”。首先是车辆驾驶技术关,没有过硬的驾驶技术羊拉的路你不敢走;其次是身体技术关,羊拉自然环境艰苦只有强壮的身体才能撑得住;然后是语言交流关,羊拉主要以藏族为主,不会藏语在这里很难开展工作;最后是坚守的思想关,到羊拉工作就是以艰苦和寂寞为伴,所以坚守的思想准备必不可少。

即使羊拉自然环境艰苦,气候条件恶劣,但是却有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努力并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和无数个日日日夜夜,他们也曾年轻或正年轻,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却从不怨言。张国忠认为,“羊拉公安精神”是德钦公安、迪庆公安也是云南公安的缩影,羊拉派出所民警所代表的也是云南民警。

编辑:昝娟娟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