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开课堂辅导孩子帮村民卖土特产 “萌娃”村官成村民贴心人
昆明信息港    06-29 08:11:03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李思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7周年之际,无数人把目光投向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旗。这是一面引领希望的光辉旗帜,这是一面民心所向的光辉旗帜,这是一面开创未来的光辉旗帜。从今天起,本报将开设“庆祝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专栏,向读者展示我市广大优秀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风采。

一个年仅22岁的山东女孩,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投身五华区瓦恭社区,两年多的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现如今已走进人们心间。

村里来了个“萌娃”村官

肖蕊奉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泰国南邦皇家大学,头顶云南省2016年省级优秀毕业生的光环,她本可以去当老师、进外企,但她却渴望青春与基层的新碰撞,于是,在亲友的反对和老师的不解中,她考取大学生村官,前往五华区瓦恭社区工作。

瓦恭社区是一块位于五华区西北方向的“飞地”,离城30余公里,交通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于城区及西翥街道其他社区。

瓦恭社区书记赵文义才见到肖蕊奉心里一直犯嘀咕,他并不看好眼前这个柔柔弱弱、满脸稚气的“小朋友”能干好社区工作。

“我们这里条件艰苦,不适应怎么办?”赵文义试探着问肖蕊奉。“没事,我适应能力挺强的。” 肖蕊奉有些羞涩,但语气很坚定。随后,赵文义告诉肖蕊奉,先休整几天,熟悉环境后再投入工作。没想到,放下行李,肖蕊奉就在办公室忙活开了。

没过几天,赵文义就打消了对肖蕊奉的顾虑。

用了大约半个月,肖蕊奉几乎熟悉了所有的办事流程,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这背后,是她每天都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基层工作,老百姓不看你怎么说,只有做出了名堂,真正为他们谋了福利,他们才会接受你。” 肖蕊奉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刚来两个月,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由于身体原因请假,此时,肖蕊奉主动挑起党建担子,自学党务知识,虚心向村干部、老党员学习,向有经验的党员学习。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很快得到了村委会、小组干部们的认可和接受。

一年365天中,她驻村时间就高达320多天,接触的工作更是多不胜数,计生、残联、妇联、土地确权、老龄等村上事务都参与过。但是她从未抱怨过,任劳任怨,虚心学习,向着自己的目标——做合格大学生村官,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

肖蕊奉的到来为瓦恭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她踏实肯干的精神劲也为瓦恭社区开了一扇“窗户”,连带着平均年龄45.7岁的“两委”班子也干劲十足、朝气蓬勃。这时,再也没有人怀疑肖蕊奉是到基层“走马观花”了。

但是一大堆难题也摆在了她的面前。瓦恭社区由于党员分散、组织生活形式严肃单一等客观原因,长期面临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困难。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她大胆突破,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高唱颂党歌曲、党员志愿服务、重走长征路等多种形式,提升党员学习兴趣与热情;依托“互联网+”,活用新媒体,为老党员注册微信账号、手把手教发语音、打字等,建立党总支微信群、各支部联络群等,覆盖全社区党员30%左右,大力推广云岭先锋App的使用,开启党员教育“微时代”;制定瓦恭河党建管护制度,开辟党员服务新阵地。

白天忙工作晚上忙销售

时间长了,大家有什么家长里短的烦心事总愿意和这个小妹妹说。村民向她“抱怨”:孩子回家后总是玩电脑、玩游戏,自己也没能力辅导孩子功课,只能督促其做作业,时间长了,孩子也很反感。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想起自己在泰国爱心支教的经历,肖蕊奉想到了创立一个小课堂,让孩子放学有去处,而自己也可以发挥所长辅导功课。她积极筹备,主动向社区报告详细方案,几番调整后,这个计划得到了社区党总支的赞同与支持,并为课堂正式挂牌为“大学生村官睿锐课堂”。

一开始很多家长不愿意送孩子来培训,她就挨家挨户和家长们沟通协调,告诉家长们课堂的公益性、可靠度,磨破嘴皮子后终于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也唤起了社区家长们对孩子学习教育的重视。

从2017年3月份起,她已经与来自7个居民小组的40余名学生“相约”了100余节课。

2017年的一天,接到上级部门下发的暴雨预警,赵文义带领着肖蕊奉等人挨家挨户排查,发现险情立即将群众转移。当天夜里,雨越下越大,雨水顺着雨衣流入肖蕊奉的裤筒里、鞋里,她不停地抹着脸上的雨水,不顾塌方落石,深一脚浅一脚地继续奔走在各组之间。这时,一个满脸是泥的群众跑过来慌张地告诉他们,暴雨造成上瓦恭小组至禹都甸小组路段大面积道路坍塌,已经一夜未眠的他们立即赶往现场。在山洪泥石流面前,看似柔弱的肖蕊奉成了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没有半分犹豫和畏惧,与群众共进退,实地察看灾情、制定防汛抗洪预案、收集情况整理灾情并上报,在暴雨中,也在百姓心中树起了鲜红的党旗。

野蜂蜜、老腊肉、高山洋芋、土鸡蛋……这些朴实的山货,是城市人眼里的“稀缺珍品”, 但由于山区偏远、农户分散,导致大家没有办法把这些产品集中起来变成真正的财富。肖蕊奉又开起了淘宝店、微店,白天是村官,晚上变身“店小二”,将瓦恭社区的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

关于未来的工作,肖蕊奉还有很多打算。在瓦恭快两年的时间里,亲眼看见山区的贫困落后、百姓的淳朴善良以及对脱贫致富的渴望,让她扎根瓦恭,默默奉献。

编辑:文丽荣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