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要闻 正文
云南华软学院学员高薪就业系列报道:中高考落榜生华丽转身入职上市企业
​昆明信息港    07-05 10:43:10

昆明信息港讯 近日,记者就低学历人群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收益这一问题,走访了云南省多家企业及职业院校。通过本次调查,云南华软学院脱颖而出,记者选取了两位毕业于华软学院的学员进行了专访。

高考落榜女生坚持不懈 成为上市企业研发工程师

图片2_副本

张一鸣近照。

记者在云南奥远科技公司记者见到刚入职的职员张一鸣,她正忙碌而有序的进行着工作。张一鸣自2018年4月入职以来,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了公司领导青睐。公司领导表示张一鸣虽然是试用期阶段,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程序或者网站前端的开发任务;职业性非常好,和上级领导沟通很自然,能够清晰汇报工作进度及遇到的问题,刚入职两天就能够很快融入;这样的表现在试用期员工中是非常少见的。

张一鸣告诉记者:“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看到云南电视台采访一个师兄,那会就一直想我什么时候也能接受采访。”张一鸣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毕业于昌宁县第二中学, 高考落榜之后张一鸣为减轻家庭负担放弃了求学机会,年仅17岁的她提前步入社会开始长达一年的打工生涯。

张一鸣回忆道:“那一年我换了好几份工作,做过超市促销、在餐馆洗过盘子、兼职发过宣传单。挺累的也挣不到多少钱,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在餐馆,手滑一不小心砸坏了二十九个盘子,那个月基本可以说白干了。后来就想着去做像是前台这类的文职工作,网上投的简历从来没收到过面试通知;后来直接跑到人家公司里求职,都因为年纪太小被拒绝了。那时候真的很难受,也想过去别的城市看看……”

讲到这里,张一鸣眼眶发红,没有说下去,似乎对于过去的那段往事不愿意过多回忆。当记者问起是如何实现逆袭,成就今天这样子时,张一鸣说:“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逆袭,但是成就现在的我最重要的应该是三点——选择好学校,遇到好导师,养成好习惯。”她接着说:“那个时候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想学习一门技术,所以到网络上去了解到云南华软学院,之后和爸爸一起去到云南华软学院。并参加了华软学院的独立自主招生计划,顺利通过了测试和面试就报读了云南华软学院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专业。

张一鸣感慨道:“那个时候其实也不懂什么是软件工程,就想着多学点东西,以后有个文凭求职会更方便些。后来才渐渐感受到,在这个学校学到的东西确实有用。不单是专业技术课程,还学习很多社会和职场中很实用的知识,比如普通话课程,演讲课程,感恩课程等,更重要的是思想、习惯上的改变。以前上学感觉就是为了考试,忘得很快。在华软学院学的东西是要能通过理解转化,运用出来的。老师在授课时会给我们传输一直学习的思维意识,慢慢养成了这种不断学习、审视自己的习惯,可能就是这种习惯让我变成现在这样的吧。”

云南奥远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企业非常愿意和像云南华软学院这样,具有人才输送能力的企业合作,尤其是针对互联网、软件工程这类技术岗位。传统大学的毕业生实战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人才培养成本大;而职业教育所输送的专项技术人才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该负责人谈到:“我们招聘一个员工,不单单是看能力,职业性和素质也是很看重的。从人才网或者招聘会上招聘到的应届大学生;要么能力不足,要么职业性不足;招聘难度比较大,人才成本高。而职业教育学校输送来的人才,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都能更好的满足我们的用人需求。我们很愿意与职业院校进行人才输送合作,像华软这家学校合作时间很长了,输送来的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公司也更倾向于从该校招聘员工。”

随后,记者来到云南华软学院招生办,见到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正在进行报考咨询,现场老师显得十分忙碌。该校招生办主任表示:中国的职业教育从兴起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专、职业中学、技校是属于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专科是高等职业教育;此外像是职业培训机构等等都是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十九大上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时代发展任务目标,在云南省教育部和劳动部领导下云南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学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会更加积极弘扬职业教育,打破传统教育中“唯分数论”的观念;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术水平、高职业修养的人才,更好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正视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教育乃国之根本,少年强则国强。低学历并不代表人生灰暗,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选择,实现人生逆袭,并没有想象中这么难。本报发稿恰逢中考,愿广大中考学子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无论成绩好坏,不轻言放弃;决定你一生的,是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这些时刻链接起来,才能够真正的决定你的一生,笑到最后,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内向男孩儿受学院氛围感染 入职不久成技术带头人

图片3_副本

张迪近照。

记者首先在云南云金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见到了张迪的直属领导,该领导评论张迪,“他虽然年龄小,但是职业修养、技术都是顶呱呱的。而且张迪的性格特别开朗,在企业是个开心果,大家都很喜欢他,目前张迪已经担任企业的技术带头人,有很多新入职的员工,都是张迪在负责。”

见到记者,张迪很开心,给人感觉张迪就是个自来熟。面对记者,年仅20岁的张迪表现出了特有的幽默、成熟。张迪告诉记者,自己2013年毕业于宣威民族中学,最开始的自己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一个话很少,很内向,很自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高,老师和同学都不愿意接触他,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玩,久而久之,张迪变得抑郁,话少。

初中毕业以后自己选择了昆明的一所学校,但是读了近一个月,觉得学校氛围不好,除了漂亮的校园环境,就没有让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

当时,张迪的哥哥刚好就读于云南华软学院并建议弟弟来华软学院了解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愿意学习IT专业,就这样,张迪来到云南华软学院。刚到学院,张迪正好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我感觉华软学院的学生看上去都很友善,不像之前那个学校有纹身的,染头发呢的,扎耳钉的,感觉这个学校看上去还不错,觉得自己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学习,就报读了云南华软学院。”张迪会议道。

在学习的过程中,张迪和同学相处得都很好。记得在正式开学之前,由校长为同学特设的学前教育培训。“我记得课程主题叫做‘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战斗精神’。课后,我就感觉这个学校真的不一样,我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包容,大家来自于五湖四海,能够相聚真的不容易,要好好相处,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而且也明白了,此次求学生涯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求学生涯了。从内心认知到,要好好学习本事,否则将来走向社会这一辈子就完了,在华软学院的求学生涯,我真的学到了很多。”

张迪表示:对现在的状态感觉很满足。初中同学现在都不如自己,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在做业务员,经常换工作。自己很幸运能够遇到华软学院,也想借这个机会感谢华软学院的领导和培养过自己的老师。

由于张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后半学年,交不起学费,但学校并没有让他退学。现在,张迪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2000元,继续偿还欠学校的学费。张迪非常感谢学校为他提供的宽广平台。

编辑:张薇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