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汽车尾气不仅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摸不着的“黑尾巴”还悄悄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如何规避汽车“黑尾巴”带来的健康困扰,刻不容缓。无疑,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不错的路径。为此,国家、地方有关部门都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比如,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相关补贴政策;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不实施单双号限行、不参与车牌摇号等。虽然激励措施很多,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情况仍不尽如人意。
这里有传统认知的问题,很多市民就是觉得传统汽车好。但是新能源汽车遭受冷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仍然无法满足公众需求。现实中,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到处都是汽车的加油站,而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的地方却少之又少。如果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一旦行驶途中电力耗尽,新能源汽车就会面临“饿着肚子跑”的尴尬。这也是人们不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深层次原因。
要想让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奔跑起来,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当务之急。从这个层面来看,云南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打造全省统一的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就是要解决新能源汽车“饿着肚子跑”的焦虑,从而助推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为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近年来,云南从规划、建设、运营、配网改造、供电服务等方面加快推进充电设施业务发展,在昆明、曲靖、红河、玉溪、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10个地区和公交、客运等重点领域建设了充电基础设施。截至2017年底,云南电网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先后投资9000余万元建成了充电站(点)28个、充电桩(枪)325个。2018年计划投资7696万元,建设充电桩403个、充电站6座。
当前,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云南要合理布局好充电站、充电桩。我们相信,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必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云岭大地上跑得更快、跑得更远。(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