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中国远征军老兵后裔向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捐赠图书
昆明信息港    07-05 21:37:46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通讯员李建坤 7月5日早晨,一对夫妇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找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表达了捐赠意愿。经了解,这名男子是中国远征军翻译官、技术官王伯惠的儿子王陪阳,他向博物馆捐赠了王伯惠编撰的有关中国远征军抗战的历史书籍。

王陪阳来自辽宁沈阳,他从沈阳的亲属那里得知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有一个专门介绍中国远征军的展览,于是专程到云南参观中国远征军主题展览,并向博物馆赠送父亲编撰的有关中国远征军抗战的历史书籍。

青年王伯惠

青年王伯惠

经了解,王伯惠1923年5月1日生于四川省盐亭县。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44年1月响应号召投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38师,跟随孙立人将军的部队在印度利多充当翻译官和技术军官,1945年随中国驻印军从印度反攻缅甸抗击日军。

1946年4月,王伯惠退伍后回到北平。同年8月,他应孙立人之邀,到沈阳协助筹建清华中学。孙立人任清华中学董事长,王伯惠被任命为教务主任兼代理校长。解放后,清华中学更名为鞍山市第一中学。

远征军老兵王伯惠

远征军老兵王伯惠

新中国成立后,王伯惠主要从事桥梁公路建设工作,先后撰写出版《道路立交工程》、《无梁板桥》、《柔性墩台梁式桥设计》、《中国钻孔灌注桩新发展》、《斜拉桥结构发展和中国经验》等。

王伯惠先生编撰的书籍

王伯惠先生编撰的书籍

生前,王伯惠曾任《东北公路》杂志主编,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公路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桥梁学会理事长等,曾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

王伯惠先生晚年仍然潜心桥梁建设研究,并积极挖掘抢救中国远征军的抗战历史。这次,他的儿子王陪阳捐赠给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的《印缅滇抗战暨日本投降纪实》、《二战名将孙立人》,就是王伯惠等人编撰的反映中国远征军抗战的历史书籍。

王陪阳先生向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赠书

王陪阳先生向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赠书

作为中国远征军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书籍中纪录的史实,对于研究中国远征军历史,了解王伯惠个人生平,具有很大的帮助。

编辑:昝娟娟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