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婚礼上的元素也跟着时尚的轮回走了一圈。在西式婚礼当道的今天,一说到结婚,婚纱、西服、鲜花几乎成了标配,但近年来,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婚礼上开始刮起民族风,那些祖辈们压箱底的民族服饰渐渐回归结婚仪式,让人眼前一亮。
惊艳朋友圈的纳西婚礼
“原来传统的纳西族婚礼仪式是这样的,纳西族也有《嫁女调》,婉转地表达出嫁女离别的不舍,唱者泣不成声,听者眼泪婆娑。”半年前,丽江著名的“金嗓子家族”——丽江塔城纳西族民歌世家和文光家举行了一场地道的纳西婚礼,和文光的女儿达坡玛吉和爱人穿上纳西服饰,在老东巴的主持下,完整地呈现了纳西族传统的婚礼仪式,民族服饰、东巴仪式、一家三代同唱的《嫁女调》……婚礼上的民族元素,惊艳了现场宾客,瞬间刷爆朋友圈。
亮丽的颜色、龙凤图案、精美腰封、长长的配饰……达坡玛吉的一身纳西喜服成了不少准新娘的谈资。达坡玛吉介绍,婚服是自己和爱人袁先生共同设计的,基本按照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的纳西服饰的基调,加上了中国风元素,女装有龙凤图案。男装把褂子加长了些许,多了几分古风男装的特色,又兼容了高原民族风。
达坡玛吉的婚礼中,除了纳西喜服,奶奶、妈妈、达坡玛吉祖孙三代同唱的《嫁女调》也成了经典。达坡玛吉说,在她的印象中,会完整演绎《嫁女调》等民歌旋律的就5个人,“我奶奶、表姐、妈妈、弟媳妇,还有我,其余的纳西族人都不会唱了。”
在谈到穿上自己和爱人亲手设计的喜服,举行了纳西传统婚礼仪式时,达坡玛吉说,在纳西族原有的许多文化形式已不多见的今天,作为纳西音乐世家的一分子,传承民族文化变得尤为重要,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民族元素回归婚礼仪式
“今天朋友婚礼上的纳西服装太漂亮了,连伴娘也是清一色的蓝色纳西服装,一点都不比婚纱差,还有半年前达坡玛吉的纳西传统婚礼仪式,太棒了。”小李周末去束河古镇参加婚礼,亮眼的纳西喜服和伴娘装,让她震撼不已。小李说,自己是纳西族,以后结婚也要置办一身,穿上纳西服装出嫁理所当然。“听说当天新娘身着的纳西喜服是量身定做的,大概2600元,这样的价格不算便宜但能接受。”
年近七十的退休教师和老,因毛笔字写得好,是村里“御用”的礼簿先生,退休后他还研究起了丽江传统文化,将记忆中那些点滴记录下来,成了他生活的重心。
和老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了穿上民族服饰举行婚礼,虽然仪式很多地方仍偏西化,基本看不到东巴的身影,但民族喜服受欢迎,可以看出民族婚俗文化有了回归迹象。
和老的印象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纳西族结婚时会穿上民族服装,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西装成了婚服的主流,九十年代末开始,婚纱盛行,2010年左右又出现了秀禾服,近几年纳西喜服又开始受年轻人的喜欢而回归结婚仪式。
纳西喜服的回归,使越来越多的新人在婚期前几个月开始了服饰的量身定做,样式、颜色、料子等都是影响整体效果的因素。
女款喜服均价2000元左右
“一般情况下,一周销量10套左右,价格从几百元到两三千元的都有,看客人的定制需求。每年9月份至来年3月份是丽江纳西族结婚高峰期,整个结婚高峰期下来,总的可卖出1000套左右。”涵蜜金民族服饰制作的纳西服装,因设计新颖,用料精致,成了不少准新人购置纳西喜服的理想店家,有近8年纳西服饰设计经验的张雪梅说,从2012年起,越来越多的纳西族新人穿起了纳西喜服结婚,每到结婚高峰季,店里都特别忙,最少都得提前两个月进行定制。
张雪梅说,做服装时间久了,会根据人的性格、身形、气质等引导客人做不同的色彩选择与配饰的搭配。现在的面料不再是以前的麻布,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款式比以往增加了很多,从细微处来说纳西喜服的款式已达几百种,花边也增多了。颜色的增多,使得现在的纳西喜服变得更加鲜艳和亮丽。
“纳西喜服的创新主要在4个方面,分别是面料、款式、辅料及花边等的搭配和色彩运用。”张雪梅介绍,无论纳西喜服融入了多少新颖的元素,它始终围绕一条主线,就是纳西族传统文化即东巴文化,其他民族的元素,在制作纳西喜服的过程中不会融入。
记者走访了不少纳西服饰销售店面,成品普通的女款纳西服饰三四百元就能买一套,用于婚礼的纳西喜服也有600多元的,而定做的纳西喜服价格一般在1000多元到2600元之间,定做一套女款纳西喜服均价在2000元左右。
纳西婚礼体验成古城亮点
每周二和周六是丽江古城纳西人家最为繁忙的时候,上午10:30~11:00这里会定期举办纳西族传统东巴婚礼。
在婚礼上,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纳西老物件,也能了解纳西文化中的旧婚俗,还可以体验纳西窨酒、鸡豆凉粉、丽江粑粑和纳西喜饼等纳西传统饮食文化。
“旅游文化很重要,我在做的就是将丽江传统延伸为产品,将丽江传统文化融于旅游中。”纳西人家负责人和育苗说,经过不懈的努力,纳西人家的纳西婚礼成了丽江古城的一大亮点,不少游客会来体验。
学广告设计,刚大学毕业一年的纳西女生小杨,除了上班,生活中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民族元素小饰品及民族服饰的设计上。小杨提到她心目中的婚礼,不仅要有漂漂亮亮的纳西喜服,还要举行一场完整的纳西族传统婚礼仪式。
“从自己做起,一点点拾起祖先留下的记忆,一点点让传统民俗重归视野,从一些饰品、一套喜服、一场婚礼开始,从影响身边的人开始,保护和传承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做,并且要做好的事情。”小杨说,怎样保留和弘扬少数民族婚俗文化,已然成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春城晚报 记者木晓雯 婚礼图片由丽江读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