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入户为产妇检查身体。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张晓莉)“住户您好!我是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昨天打过电话给您。我们现在已经到您家小区门口了。”下午1点多,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完诊的3名医师没有休息,携带着设备立即来到距离中心4公里的云南艺术家园小区为产妇和新生儿检查身体。与此同时,小组里的其他3名医师也赶往另一户签约居民家中。
这3名医师都是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组建了3个家庭医师团队、10个家庭医师小组,每个组由7名医师组成。截至去年底,官渡街道共签约家庭医生3.5万余人,一般人群签约率达39.48%。几乎每一个家庭医师小组平均要服务数千人,医生缺口很大。其实不仅仅是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统计,全省全科医生还有8700多人的缺口,一个医生团队可能要服务1300多人。家庭医生的现实和理想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
“我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签约了家庭医生。她们不打电话给我,我都不知道签约了以后有这些好处。”居住在云南艺术家园小区的陈静,在28天前刚刚生了孩子。接到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电话后,颇感意外。
来到陈静家,医生为孩子测量体温、身长、头围,并用带来的婴儿体重秤为孩子称体重。叮嘱陈静按时带孩子打疫苗,在孩子6岁前都可以带到中心参加免费体检。检查完孩子的身体情况后,医生也为陈静进行了检查。半小时后,各项检查完成,团队又要赶往下一个产妇和新生儿家。
“我们差不多都是做着两份工作,既要忙科室上的事情,也要忙家庭医生签约的事情。”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第二团队一组组长李华说。
据了解,现阶段云南家庭医生的主要构成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
服务于居民的家庭医生通常是由一个团队组成,每个团队通常是由4人及以上组成。而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7个固定人员组成,由副主任医师担任团队长,中心骨干医师担任小组长。
团队里的成员既要完成科室工作,也要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咨询、上门诊疗康复、预约专家及转诊等服务。每周定时、定点、定人到社区开展签约、随访、健康知识讲座服务。
“工作量很大,很多时候晚上还要整理资料,但是很多居民对家庭医生的工作还是不理解。”李华说,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小组都留有电话号码给签约居民,有些居民会把家庭医生当作“私人医生”。李华就曾接到一位居民的电话,要求她到家里为其输液。
“输液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在家里是处理不了的。”李华向这位居民解释,并告诉他应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对方还是很生气地把电话挂断。
“有时候也会被签约居民当成骗子。”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第二团队三组组长蔡燕说,65岁以上老年人、0岁至6岁儿童、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都是重点签约人群,小组成员每周都会打电话或上门为他们提供服务。但有时候按照居民签约时预留的电话打过去,话还没说完就被居民当成骗子把电话挂了。
距离居民的期望越来越近
“有些居民签约了以后,有问题也不会向我们咨询,而是直接去三甲医院,但其实很多问题是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的。同时,我们与4家省、市、区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我们中心也可以帮助签约者预约专家,让签约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省、市、区级专家的诊治。”官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闽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签约居民切实感受到家庭医生带来的服务。
遇到疑难重症,签约患者可以通过家庭医生,优先转到与中心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上级医院收治。转诊后,团队医生还要负责全程追踪及健康管理。
“虽然工作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的家庭医生团队也用服务赢得了一批‘签约粉丝’。”李闽说,有些签约者对团队的服务还是很认可的,也感受到家庭医生签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会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自己的家庭医生进行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等沟通。
居住在星河家园小区的市民张女士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号很难挂到号的。去年签约了家庭医生后,家庭医生帮她预约挂号。“家庭医生经常会打电话问我情况。每次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护士都会帮我倒一杯热水,心里觉得很温暖。”
李闽表示,中心实施医师团队分片包干开展服务,把过去“患者上门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主动上门为患者服务”。小组成员也会入户为行动不便、孤寡老人送医送药、免费体检。这段时间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60岁以上户籍老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的工作也开始展开。通过各种努力,逐渐获得部分签约居民的认可。也有些签约居民平时没事也会来到中心跟自己的家庭医生聊天。这些签约者的认可,也是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动力。
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为了把当前全科医生的缺口补上去,云南将出台相关激励的意见和政策,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基层医生的指导。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要推行万民村医的补充培训和千名医生的补充,把更多的乡村医生补充到队伍里面,并且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提升。通过努力,逐步为签约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离居民的期望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