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组建法治政府专家库 郑玉明/摄
7月30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和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专家库首批专家聘任仪式在昆明举行。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充分整合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建立合作体制机制,共建研究基地,采取课题研究、信息互通、大数据研究分析、人才交流、联合开展专业培训等方式,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共同开展学术研究、举办学术活动,开展联合调查研究,切实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应用水平,为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意见。(7月31日云南网)
建立法治政府专家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文件要求,2017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应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云南此次建设法治政府专家库,不仅有助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其与两办的意见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现实中,很多机关单位缺少法律人才,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中法律意识不强,不懂法,不守法,随心所欲,违法违规,就连制定和出台的一些制度也存在着违法之处,这严重伤害了法律权威,也严重损害了公众权益。而法治专家库的建立,正好可以弥补不足,一方面加强对公权的监督和约束,一方面也促进了依法行政的执行。
好的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和推广。笔者建议,一是设置好门槛,把好专家的入口关,加强对专家的资质审查和资格审核,确保专家的专业性。二是保障专家权益。赋予专家参与和发言的权利,确保专家在行政机关重大决策、法规制度制定和为民服务中能够顺畅地表达观点。三是建议相关部门形成意见建议收集上报的渠道,让专家意见成为党政机关法律法规制定、政策实施甚至文件下发时的重要参考,让党政机关出政策下文件都遵循法制规范。
建设法治政府专家库是我国加强依法治国的内需,因此,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同样极其必要。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规范对专家能力等级的考核,比如制定相关的工作准则,对专家的履职进行打分,建立涛涛和追责惩罚制度等,这样才能确保专家库发挥出积极作用,将好事办好。(彩云网评 特约评论员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