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创意云南2018文化博览会落下帷幕,开展5天共吸引27.2万人参观,市民纷纷被穿越“虫洞”寻找西南联大大师精神、增强现实、VR英语教学体验等文化+科技内容所吸引。参展企业也是收获颇丰,项目招商签约金额127.78亿元。
吸引27.2万市民来逛
13日上午,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在7号馆主舞台举行颁奖仪式,分别颁发创意云南2018云南文博会“器聚春城”国际陶艺展“匠心奖13个、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绿色环保”奖10个、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最佳展位”奖51个、创意云南2018文化产业博览会“优秀组织”奖51个。至此,本届文博会顺利闭幕。
文博会自8月9日开幕以来,精彩不断。
1号馆珠宝玉石馆设立了珠宝鉴定处,提倡先鉴定后付款,让市民买得放心;
2号馆是工艺美术精品馆,除了众多传统陶瓷工艺精品和根雕外,还有“西南联大的文创设计产品”;
3号馆儿童馆今年首次亮相文博会,现场VR英语教学体验、3D立体绘画、凯叔讲故事等内容受到大批亲子家庭的欢迎;
4号馆动漫馆还原游戏场景,大批动漫迷纷纷cosplay动漫角色;
5号州市文产精品馆,展出云南各州市的文化精品,40位绣娘同场展示刺绣手艺,文山广南壮族手工银饰可现场定做;
6号昆明文化+科技馆,现场的VR、AR互动体验,带你穿越雪山,回到恐龙时代;
7号文旅融合馆今年也是首次在文博会上设立,现场的帐篷营地、优质舒适的房车、世界花卉模特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生产消费;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融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建设了一批专业性强的人才。
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截止到2017年底,云南文化产业增值突破512亿,有近3万家企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
昆明馆交易达390.85万
本次文博会上,昆明馆作为唯一一个以“文化+科技”为主题的展馆,最吸引市民的目光。昆明馆今年共有县区和文化展区24个,以“文化+科技”相融合为主,集中展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虚拟成像、人机互动、全息投影等创新产品。
亮点就是文化+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等。有更多的互动性活动,由小舞台展现昆明的大舞台。昆明市文产办的有关人员说,希望通过文博会带动昆明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五华展区,VR、AR高新科技与云南民族特色、旅游相融合;
在盘龙展区,应用高科技穿越历史,回到西南联大大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在高新展区,云南首款方言电视剧手游产品《东寺街西寺巷整两把》在文博会现场进行推广;
同时,高新区还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启动了“艺术为人民服务项目”,展出学生原创作品3000余件,将艺术与科技、商业、文化创意相互融合,树立了大学为地方文化服务的良好典范。
近年来,昆明推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昆明市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昆明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2%。先后被列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十大最具文化影响力城市、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
本次文博会上,昆明馆还邀请第三方公司对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最后将根据评估结果了解昆明馆运营的具体情况。
截至13日,昆明馆交易额共390.85万元,975笔订单,订单额达1873.26万元,意向订单138万元。憨夯民间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实现销售18万元,并与省内及贵州等5家客户达成销售协议总计50余万元。(春城晚报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郭金梦 记者高伟 实习生段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