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8月13日下午,刚结束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任务、并从雅加达飞回昆明不久的余元珍如是感言。“回昆明”,作为越来越开放、多元的这座城市中众多的“新昆明人”之一,他早已习惯这样的提法,而远在湖北黄石乡下的老家,要回去一趟则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他太忙,不管是工作和家庭,还有各种公益活动和跑步……
余元珍在雅加达传递火炬
雅加达亚运会的云南火炬手
8月5日下午,在第十八届亚运会主办城市印尼雅加达,余元珍和来自国内的9名亚运会火炬手一道,参加了火炬传递。“当天有10位中国火炬手,主持人杜海涛、短跑名将张培萌、歌手魏晨也是,其他人多数不认识,但大家彼此都很亲切,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很激动,也非常紧张,有一种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他说。
每名火炬手高举亚运圣火奔跑传递的距离,平均为150米左右。“路程虽短,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当天还有其他国家的火炬手,总共70来位。当亚运圣火在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火炬手中传递的时候,我能强烈感受到运动精神的传递与传承。”
雅加达亚运火炬手海选,自去年12月即拉开帷幕,先是网上报名,接着知识问答、投票、政审等环节,层层筛选,长达近半年的PK,最终,两人脱颖而出,其中之一便是余元珍。“另一位是福建人,我是云南唯一代表。”已经过去一周有余,余元珍依然沉浸在巨大的兴奋之中。
余元珍(右五)在雅加达和亚运火炬手们在一起
十年前他曾举起北京奥运圣火
其实,十年前,余元珍就已经成为云南为数不多的北京奥运火炬手。当年,他还未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财会专业毕业,热爱跑步、摄影,担任着院里的摄影协会副会长、学生会宣传部委员,参加过多场马拉松比赛,成绩都不错。
当2007年北京奥组委海选火炬手的消息传来,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近半年的各种筛选流程,2008年3月21日,火炬手名单正式公布,余元珍榜上有名。当年6月19日,在西藏山南地区(进入西藏的第一站),余元珍接过奥运圣火,满怀神圣的一段奔跑之后,又将火炬传递到了下一位火炬手手中。
原本在校园小有名气的他,由此“一夜成名”。“对于热爱运动、时刻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我来说,始终有一种圣火情结,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或者说运动精神,我觉得是自己的价值所在。”余元珍说,“如果鸟儿不能打开翅膀去飞翔,那天空留给它的永远只是背影。”
农家小伙入滇求学成励志典范
古铜色的脸庞和手臂,非常直观地昭示着余元珍热爱奔跑的生活方式,也毫不掩饰地透露着他充满阳光的内心世界。
其实,余元珍并非云南人。1983年12月,他出生于湖北黄石市阳新县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父母为了养育他们兄弟二人,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他懂事早,知道发奋。他特别感恩云南,因为,是2004年8月云南师范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书,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由此走出了家乡的那片大山,展开自己的“翅膀”,来到了美丽的红土高原。
毕业后,他考入东方证券昆明营业部工作,并娶了一个美丽的云南姑娘,成为越来越多的“新昆明人”。
“我的下一个计划是参选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对于圣火,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它代表着信仰和希望。所以,我想去感受它的温度。并且,将它从我手中传递下去,传递给后面有信仰和希望的人。”余元珍说。(春城晚报 记者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