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评论员一孔)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生活中的这些信条,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未成年人很容易就能买到烟酒,这种方便之门就不能随便开,把娃娃拒之门外,让其健康成长,这是全社会的良心、责任。
前段时间昆明有则新闻,14岁女孩酒后跳入滇池,所幸被保安救起。很多人在感慨保安的义举,而有一位母亲视点不一样:这个女孩的酒从何而来?她在朋友圈中发帖问:“没人关注这个女孩怎么买到的酒吗?还能喝醉?在国外未成年人买酒,店家可是犯法的!”我国也有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酒。
这位母亲的疑问,应当引起大家深思,深刻认识到这件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负起各自的责任,共筑“防火墙”,撑起“保护伞”,让娃娃们远离烟酒、珍爱生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作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或许不少家长使过娃娃去买包烟、打斤酒,这种跑腿的活儿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殊不知这种小事,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了烟酒,认为抽烟喝酒是很正常的事情,慢慢地自然也就沾染上。所以,大人在娃娃面前,要做好表率,用行动去引导教育,让孩子知道抽烟喝酒是一种陋习,更会危害健康,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再随意指使娃娃跑腿者、在娃娃面前吞云吐雾推杯换盏者,当引起重视了。
店家售卖烟酒,必须依法经营,坚守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这一底线,但这涉及怎么操作的问题。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关于禁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的法律不尽完善和严厉。不完善、不细化,商家就有空子可钻,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不严厉,违法成本没有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店家守法的意识肯定强不了,只要有钱赚,管他是谁都照卖。对于法规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加以完善。在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出台之前,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目前的规定,加强监管、落实到位,把门槛横起来,挡住娃娃的脚步。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畅通监督渠道,健全相关机制,加大整治力度。只有把法规变为“铁拳头”,才能从源头上严控烟酒在娃娃中蔓延。
为了孩子的未来,希望加强对商家的监管,不能让娃娃对烟酒想买就买,不给他们方便,是对他们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