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滇剧院创作排演的滇剧现代小戏《寸草春晖》,成功入选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于近日在昆举行修改版首演,受到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以讴歌我军维和部队官兵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寸草春晖》创作于2016年,当年获得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演出剧目二等奖。2017年入选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经过再次加工,深入部队、学校及参加文化大篷车、迎接党的十九大“百团千队”巡回演出40多场,受到广大观众及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
该剧从编剧徐赟翔、导演王达成、唱腔设计孙琳到主演江萍、陈楠、陆湘璇、李思焱,全都是省滇剧院培养的青年骨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后,该剧又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修改和加工排练。观众了首场演出的观众和戏曲专家认为,该剧以小见大,小戏剧展现大视野、反映大主题,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呈现在滇剧舞台上,可以打造成新的精品,为滇剧舞台增添光彩。
编剧徐赟翔介绍,故事发生在一个当代中国边远的小山村,维和部队牺牲战士常顺的战友章骏,带着烈士的遗物来到常顺的家乡,执行遗物归乡任务。年前刚刚痛失长子,现在次子常顺又牺牲,双目失明的常母情以何堪?因担心常母知道常顺牺牲的噩耗后过于悲痛,部队领导和当地村长商议后,章骏“假扮”常顺与常顺妻子郑春霞演了一出戏,但这出戏并没有瞒过常母。她清楚章骏、村长、儿媳的心意,镇定坦然的面对事实真相,广博的胸怀使在场的每一个人肃然起敬,先前的担忧和困扰全被释然了。这个“母亲”使“寸草春晖”大放光彩,她的形象给每个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观看了首演的新老戏迷深受感动地说,这出小戏反映的是关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大主题,唱响的是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最强音,弘扬了中国维和部队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雄壮的英雄形象。“寸草春晖”这出小戏,以小见大,小戏剧,大视野,大主题,崭新的出现在滇剧舞台上,令人振奋!
我省资深戏剧评论家胡耀池认为,《寸草春晖》显示了其独特视角、新颖构思、感人故事。《虽是小型剧目,蕴含却很丰富。全剧凸显了伟大的母爱,体现在剧中母亲相继送两个儿子参军,让他们献身于国防事业。该剧作者在创作上另辟蹊径,人物设计别出心裁,艺术构思精巧,以虚假与真实的矛盾冲突来结构剧情与人物。常顺这一形象,体现了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上履行人道主义义务、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担当。这出戏是在国际层面表现军民鱼水情的现代版,其主题通过剧情和人物来体现的,不说教而富于艺术魅力。音乐唱腔上,腔随情走,层层递进,演员唱得慷慨激昂,声情并茂,荡气回肠,观众报以掌声。从而在滇剧舞台上成功树起了一位卑不忘忧国、深明大义、大气凛然,普通而又崇高的当代中国军人母亲新形象。(云报客户端记者:王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