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稻谷即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谷花鱼”捕捞的季节。
“在稻谷开镰收割之前,必须放掉稻田里的水,在拿完田里的鱼后,等田再干几天就可以收稻谷了。”在昆明市富民县大营街道麦场村迤麦场村小组一片已泛出金黄色的稻田里,村民们忙活开了。
太阳刚刚升起,村民张剑华一家人就来到自家的稻田里捕捞“谷花鱼”。不到两个小时,两亩稻田的水放干了,鱼也捞了几大桶,上秤一称,有67公斤。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张剑华笑开了:“这两亩稻田的鱼苗是今年5月20日前后放进去的,一共投了32公斤鱼苗,全部是黄河鲤鱼。今年的行情是60元一公斤,大部分由附近的‘农家乐’来收购,还有一些卖给专门找上门来买的市民。估计可卖4000多元钱。”
据麦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常正标介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里就有人家尝试在稻田里养鱼,开始时只放一两百尾,捕捞后都是自家吃或送给亲朋好友。从2004年起,村民开始拿到市场上卖,由于稻田养出的鱼肉嫩刺软味道鲜美很受欢迎,价格也一路走高,今年价格卖到每公斤60元。
富民县农村实用人才协会副秘书长杨海云说,田里的鱼以杂草、浮游生物、昆虫、谷花等为食,养鱼的田里稻谷病虫害少。另一方面,养鱼的稻田只能施用农家肥,产出的大米可称得上是生态无公害的。稻田养鱼增加稻田利用率,做到一田多用、一季多收、一管多效,既保证粮食生产,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能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今年仅麦场村的“谷花鱼”收成预计在100吨以上,村民户均增收千元以上,全县稻田养鱼规模已达1000亩以上。
去年,昆明市在寻甸、禄劝、东川、石林、宜良、嵩明、富民和晋宁等县区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930亩,共计安排扶持资金283万余元。投放鱼苗124吨,泥鳅苗160万尾。开展技术培训班20期,参加培训人数850余人。根据实地测产,稻田鱼平均亩产量为37.2公斤,亩均增加综合效益达2073.3元。
今年全市计划实施的11993亩稻田养鱼项目已全部落实完成,分布在富民、寻甸、禄劝、东川、宜良、嵩明等6个县区。(云南日报 记者李竞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