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为新时代干部工作精准了标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我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干部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大力教育培养、选拔使用了一大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了坚强支撑。
培:咬定青山不放松
数据显示,目前,我州县处级干部主要以六七十年代为主,80年代较少。全州处级干部中农林渔畜类、工业经济类、城建规划类干部较少,而推进开放发展急需紧缺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专业的干部则更少。
显然,高素质干部的数量和质量已经与省委、省政府对我州提出的“四个更大贡献”目标要求和“四个新要求”发展思路以及州委“13611”工作思路发展实际需要不相适应。
古语有云: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绝对忠诚,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障。明确培养方向后,我州始终紧盯目标,通过加强党性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共产党人价值观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抓实政治建设;通过树牢“久久为功”思想、举办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训练班、用好挂职培养手段、加强“源头”建设等举措,抓好干部培养,促使广大干部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
各级组织部门在履行好自身抓干部培养职责的同时,着力引导各级各单位党委(党组)牢固树立抓干部培养的意识,形成部门、单位齐抓培养的强大合力;积极探索推行“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训练班”培训模式,推进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常态化,不断提升干部专业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本领;紧扣发展需要和干部能力短板,采取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上级部门、脱贫攻坚一线挂职以及州直机关和县市及南北县市互派挂职等方式,不断提升学习、改革创新、群众工作、狠抓落实等8种本领。
选: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必须让“选拔”选有源头。为着力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使干部选拔有源头活水、水到渠成,我州首先加强源头建设,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注重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加强公务员和选调生考录、调任、公开遴选、流动工作,注意招录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加大从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力度,探索完善从边境村干部中定向招聘乡镇事业人员,加大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三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力度。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始终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源头培训教育牢基础,加强实践锻炼出真知。通过选派扶贫工作队员、挂职锻炼、下派乡镇任职等方式,有计划地将年轻干部安排到乡镇村和艰苦一线培养锻炼,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本领。建立培养帮带机制,建立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带制度,由组织部门、所在部门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帮带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定期交心谈心、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为年轻干部传经验、出点子、指路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大展身手、百炼成钢,帮助年轻干部解决不敢干、不会干、不能干的问题,并定期向各级组织部门汇报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情况,以便各级组织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跟踪培养和全程培养,促进年轻干部健康快速成长。
“我们牢牢把握选拔程序和关键环节,通过深入调研摸底、加强分析研判、精准考察试用,择优确定提拔试用人选,确保选拔出的干部好中挑好、优中选优。”正如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所说,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重点是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而重中之重就是选拔。
2016年,乡镇党委、政府换届中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择优选拔了145名“三类人员”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2017年,面向全州47个边境村的村干部招聘事业人员6名,2018年,从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61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录前3年驻村、按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公务员16名,选调生8名。2016年以来,州委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使用干部25名,有力推动干部自觉自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显身手、干事业。
管:沐风栉雨薪火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干部队伍的严格管理是实现伟大目标的有力保障,对干部的关心厚爱是实现伟大理想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州始终致力于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以及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真情关爱干部,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关注其身心健康,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不断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有力推动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建设。
事实胜于雄辩。我州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做起,抓紧干部激励奖惩,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作风教育、纪律教育,用好谈心谈话和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形成了干部管理监督新常态。
从动真碰硬做起,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制定出台《红河州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暂行办法》,通过科学界定“能下”情形,找准核实干部“能下”的事实依据,注重从干部考察、季度评议、年度考核、谈心谈话、班子运行分析研判等工作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核实问题,扎实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工作。对“问题”干部该转岗的转岗、该免职的免职、该降职的降职、该责令辞职的责令辞职,真正让“下”的干部个人服气、群众满意,推动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2016年以来,全州按干部“下”的办法,调整干部209名,其中,处级干部19名、科级干部190名。
从容错纠错做起,激励关爱干部。制定出台《红河州关于容错免责激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容错界限,细化容错内容范围,严格容错程序认定。对该容的错误进行大胆容错,对不该容的错误坚决不容,着力推动容错纠错机制落地落实,真正为实干担当的干部免除干事创业后顾之忧,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干事、大胆创业。
用:千秋万世久为功
“一代接着一代干,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坚实脚步。”伟大的号召振聋发聩、催人奋进。要干成千秋万世的大业,必须有行之有效的管用机制,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我州在“用”字上出实招,注重抓细干部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更加科学精准。第一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以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旗帜鲜明地突出忠诚干净担当、脱贫攻坚一线等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汇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第二招,建立以实践实绩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奖优罚劣的指挥棒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州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分层分类制定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第三招,加强分析研判,注重近距离经常性考察识别干部。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座谈了解、个别谈话听取意见等方式,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工作,看其见识见解、能力水平,真正让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德能勤绩廉看得见、摸得着。2016年以来,先后3次对全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分析研判工作,实现了全覆盖目标。
“强化干部培选管用全过程,从严管理干部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亦是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直言,培养一名好干部不容易,加强严管实则是对干部的厚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我州正着眼长远培养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既让广大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迅速成长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的中流砥柱,又把干部资源充分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红河日报 记者魏道俊 王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