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国企新跨越】唐学范: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航空辐射中心建设已初见成效
新华网    09-03 14:08:01

2004年4月26日,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宣布成立,成为省政府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从此,机场集团正式走上了“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现代企业之路”。目前,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航空辐射中心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初具规模。

1

云南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唐学范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请简述下云南民航的发展历程。云南民航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唐学范: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航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体制的变化,二是发展的变化。1980年,拉开了民航“军转民、属地化、企业化”改革的序幕。2004年4月26日,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宣布成立,成为省政府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从此正式走上了“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现代企业之路”。

近几年,随着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民航也在变化发展。40年前,云南基本上没有几座机场,当时航线航班也不多,那个时候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坐飞机,坐飞机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但是经过40年的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航空大众消费的时代,我们从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规模,一直到机场的排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下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云南现在有15个运输机场,有5个在建机场,全省开通了485条航线,通往国内外177个城市。去年云南全省机场航班起降50.1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279万人次,旅客的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在全国都是排第4位,也就是说除了北京、上海、广州以外,云南航空运输的规模排在第4。去年昆明机场旅客吞吐量有4472万人次,在国内排第6位。

近几年除了昆明机场以外,云南省各州市机场也在快速发展,现在全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百万以上的机场有6个,今年还有望突破7个。丽江机场的航班量、吞吐量早已超过国内部分的省会机场,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近几年我们在加大国内航线网络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培育和打造国际航线,特别是重点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开通了连接东盟10国、南亚5国、西亚2国、独联体1国的航线航班。现在南亚、东南亚这一块的通航点有39个,每周的航班量达到了250多班,基本上全覆盖,云南已经成为连接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最多的一个省,由此可见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航空辐射中心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初具规模。

137433824_15357077949111n

普洱思茅机场

新华网:当下云南机场集团如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保护和发展,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融入云南经济建设大局,助推云南经济发展?

唐学范:机场集团是省属国有大型企业中的公益类企业,因此云南机场集团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服务好“三个大局”。一是服务好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首先从一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民航服务大局的作用,按照国际民航组织权威机构的测算,民航的投入产出比率是1:8,按照我们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每一百万旅客的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总和是18.1亿,提供相关就业岗位5300个,那么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测算,去年云南机场旅客吞吐量是6200多万,对当地经济直接、间接、诱发和催化效应之和为1130多亿,直接为社会提供相关的就业岗位33万个,假如预测2020年整个机场集团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亿人次,那个时候将产生经济总和1810个亿,将带动或者促进53万个就业岗位,这样就进一步实现了民航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服务好对外开放的大局。云南地处边疆,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交通不便是最大的瓶颈,我们云南逐步走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并逐步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从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在云南航空不可或缺。机场建设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优势明显,在云南是非常经济、也值得投资的交通基础项目。

三是服务好云南脱贫攻坚的大局。根据云南旅游的特点,我们把航旅融合发展作为服务脱贫攻坚大局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设一座机场,开辟一条航线,带活一片市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助推脱贫攻坚战略,这几年云南航旅融合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丽江、西双版纳、腾冲、芒市均是如此。去年5月通航的澜沧景迈机场更加明显,通航之初每周只有4班,半年后很快每周就达到了14班,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137433824_15357077949751n

西双版纳机场

新华网:云南机场集团如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有哪些创新重点和亮点?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唐学范:为了确保高速度与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我们始终不渝地做好“打基础”的工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多年来我们坚持打好“三个基础”:第一是打好安全质量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特别是民航高速发展的今天,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个方针,把“安全隐患零容忍”贯穿于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态度对待安全工作。云南机场集团成立14年以来,一直保持了安全、平稳、可控的态势,现在已经实现了14个安全年。

第二是打好服务质量基础。服务质量是民航发展的又一个基础,我们经常讲民航的两大基础,一是安全,二是服务。多年以来,我们始终立足旅客的需求,始终关注服务质量的3个要点。

一是航班正点率。我们从组织、协调、指挥、流程、制度等方方面面入手,强化管理。我们应用信息化手段、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全过程的管控,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从提高运行指挥水平、提高地面保障能力,以及提高抗击冰险、大雾的能力方面加强提升管理,最终实现了比较高的正点率。根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我们全省机场包括州市机场,这么多年来航班的正点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西双版纳的航班正点率连续3年在全国229个机场当中,保持第一的水平。昆明机场在千万级以上的机场当中,这几年连续保持在前3的位置,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此外是流程的便捷性以及旅客出行的舒适度。这几年我们围绕旅客进出机场的全流程,按照“一部手机游云南”的要求,不断创新智慧机场试点项目,不断丰富智慧机场建设的内容,包括信息告知、自助值机、自助安检、人脸识别、无纸化登机等,开展智慧停车、智慧引导、智慧厕所、智慧购物等方面的试点,我们将通过微信、“一部手机游云南”,给旅客提供更多的智慧服务,让旅客感受到更多、更好的出行体验。

第三是打好平台建设的基础。机场是航空产业发展的平台,“十三五”期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五网”建设的要求,完成了3个新建机场、7个运输机场的改扩建工作,与12个州市政府签订了民航发展项目建设合作协议,预计到2020年云南全省的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20个,新建一类通用机场20个,对11个机场进行改扩建,迁建1个机场,那么我们基础平台建设简单的概括就是“20+20+11+1”,这样就为民航强省建设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只有把基础打好,脚踏实地才有可能保持高速度与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

137433824_15357077950271n

云南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唐学范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云南机场集团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创新帮扶方式,助力云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云南机场集团还做了哪些工作?

唐学范: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云南机场集团以及所属的所有机场,都在全力推进挂钩扶贫点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精准实施了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培训、水库道路建设、太阳能路灯项目,还有一些村寨的4G网络覆盖、贫困户医疗病床等几十个项目,我们按照要求,结合实际,目前已经投资上千万。下一步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完成挂钩点的脱贫攻坚任务。

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我们主要是立足民航,结合机场的实际,一是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平战结合,做好国防动员工作;二是在抗震救灾、应急抢险、医疗急救等应急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确保完成航空运输的保障任务;三是承担起云南全省机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建设的重任,这几年这些方面的工作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民航局的认可与推广。

137433824_15357077950661n

云南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唐学范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当前云南机场集团的党建工作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特色和亮点?

唐学范:在党的建设方面,云南机场集团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引领型”与“融入型”相结合。我们坚持以上率下,压实两个责任,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抓、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

二是“学习型”与“提升型”相结合。机场集团党委历来重视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工作,去年在省属企业中率先成立了党校,分类开展各类培训,目前我们已经组织了2000多人的学习培训,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民航讲坛”“道德大讲堂”和读书会等各种学习活动。

三是“制度型”与“人文型”结合。

四是“管理型”与“创新型”相结合。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创新党建工作平台,深入探索新时代“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新途径。

137433824_15357077951041n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新华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云南机场集团下一步如何找准企业的战略定位,明确承担的历史使命?

唐学范:机场集团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主要是围绕“一带一路”、“辐射中心”以及民航强省建设的目标,以改革创新驱动转型为主线,打造集团卓越智慧的价值总部,打造机场特色融合的集群平台,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聚合协同产业,努力把机场集团建设成为以机场运营为基础,多产业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产业投资公司,最终实现民航强省这一目标。

去年,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这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综合机场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规划》,到2030年,昆明机场要达到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航班起降82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目标。这个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把昆明机场打造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航空枢纽和西南对外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

编辑:徐婷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