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两栖类网站获悉,科研人员在德宏和文山发现无尾两栖类新种5种,其中4种在德宏盈江发现,另一种在文山发现。
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自然保育主任杨剑焕等人在盈江县发现的两栖类新种为:盈江掌突蟾、紫棕掌突蟾、费氏异角蟾和盈江棱鼻树蛙。
费氏异角蟾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费梁教授命名,以表彰其对中国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盈江棱鼻树蛙的发现,将棱鼻树蛙属的分布范围从印度东北部和藏东南一直扩展到云南西部;同时,这个种的发现也将该属的物种数量增加到3种。
西南林业大学袁智勇博士等人在云南东南部与广西交界地区发现了湍蛙属新物种——文山湍蛙。该新种属于山湍蛙种组,共由15个物种组成,主要沿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至我国的华南地区分布。该新种主要栖息于小溪边的树枝上,有较强的领域行为,叫声非常悦耳,似白眉林鸲。该物种种群极少,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有感染霉菌的个体,但该感染是否威胁到该物种的生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盈江掌突蟾
新物种1
盈江掌突蟾和紫棕掌突蟾的发现将中国掌突蟾属的物种数量增加到11种,进一步揭示了中国掌突蟾属的物种多样性被低估,值得分类学家进一步关注。(春城晚报 记者杨质高 通讯员吴云鹤 徐伟 杨春华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