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外孙在长水机场候机时突然因高热抽搐昏死过去,在这惊险时刻,幸好机场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及时施救,孩子才脱离了危险……”近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办公室收到了一封从上海寄出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机场医生真挚的感激之情。
事发
孩子因发烧突然晕厥、口吐白沫
7月29日下午,在云南旅游结束的上海籍游客李泽光和2岁的外孙小陆、小陆父亲一同前往登机口候机,准备乘坐14:40的航班返程上海。
走到机场16号登机口对面的走道上,额头贴着退烧贴的小陆突然呼吸急促,脸色发青,随后晕厥过去。看着口吐白沫、表情痛苦、脸蛋透着高热的不自然红晕的小陆,李泽光和小陆爸爸在一旁急得团团转,不停向周边的人呼救:“救救孩子,快救救孩子!”
“别慌,赶紧把孩子抬去机场救护室。”此时,云南空港商贸有限公司的3名工作人员董海丽、丁艳红、杨冯丽闻讯后迅速赶到了现场,不停地安抚亲属情绪。发现小陆发热严重的情况后,就近从旁边的拉面店拿来一些冰块给小陆降温,随后立即将其送到了机场F3层的急救站。
接力
机场医生随车抢救,送往附近医院
此时的小陆体温高达39.7℃,机场急救站值班医生蒋梦芝和护士沙吉立即开展了紧急施救,给小陆吸上了氧气,又拿来酒精不停擦拭小陆的手心、腋窝、肘窝等部位。见情况危急,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昆明延安医院取得了联系。
随后,120救护车很快赶到了现场,3名机场医生一路护送着小陆上了救护车,在车上也一直照料着小陆,为其降温。直到小陆进了延安医院的急诊室后,3名机场医生才悄然离开,回了机场。
小陆经由医院抢救,高热逐渐退下,情况也稳定下来,转危为安。李泽光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第二天,情况稳定的小随着爸爸和外公回了上海进行后续的治疗、休养,现在已经痊愈,恢复了健康。
寻找
感谢热心帮助又默默离开的英雄们
回想起当天的惊险时刻,李泽光至今仍心有余悸。他坦言,在7月28日,抵达长水国际机场之前,孩子已经有了发热不退的情况,曾发热至40℃。因为着急赶回上海治疗,29日早上给小陆吃了些退热药后就匆匆赶路,这才发生了上述的惊魂时刻,小陆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
尽管当时十分紧急,李泽光还是询问了工作人员的名字,“不用不用,只要孩子没事就好”、“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默默帮助他们的员工都没有留下姓名,事后悄然回到了工作岗位。
9月13日,李泽光拿到了无名英雄们的联系方式,对事发当天带他们去机场救护室的工作人员以及为小陆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的医生护士们传达了他最真挚的敬意和感谢。李泽光笑着说,昆明这座温暖的城市,给他们全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回应
这些都是我们的分内工作
毕业于昆明医学院的沙吉在机场救护站工作已经十一个年头了,救护过的病人不计其数。“我觉得很开心,我的工作帮到了别人也获得了肯定。”说起收到的感谢信,沙吉坦言,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在这个救急、救命的岗位上,他会一直坚守。
“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看到情况紧急,就赶紧上去帮忙了。到医院,等孩子脱离危险后我就离开了。”董海丽是机场商店的一名营业员,今年25岁。事发当天,她和2名同事及时将李泽光一家带到了急救站。
对于李泽光写了感谢信的事,董海丽表示非常的开心。她告诉记者,这样的事情在机场时有发生,每次她也都回去帮助别人。她觉得这是她分内的事,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便捷
昆明机场急救设有绿色通道
据了解,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在航站楼和飞行区共设有2个医疗点、1个救援点和1个应急救援总部,常用的3辆救援车辆随时待命,急救站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因为航站区面积大,为及时应对旅客突发疾病,还专门设置了急救电话——67090120,接到电话后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出诊。此外,还和距离较近的云桥医院、延安医院等开通了救援绿色通道。本着自愿的原则,当旅客病情严重、情况危急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往相关医院进行后续抢救和治疗。
数据获悉,2017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迎来送往的旅客达4472万人次。2018年1月1日至9月10日,机场急救站共接诊5465人次,其中员工672次,出诊1790人次,夜诊210次,转送医院299次,石膏排查953次,担架7次,急救飞行2次,器官转运9次。(春城晚报 记者曹婕 实习生曾欣 周庆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