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脂异常的人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老百姓也把血脂异常简称为”高血脂”,并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称之为“三高”。据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每10个人当中就有将近4个人是表现为血脂异常。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咏昕表示,血脂异常的危害就在于,它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中风)等疾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但病人往往没有感觉,是一种“无声的杀手”。所以,当体检出血脂异常时,千万别把它不当回事。
什么是血脂?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吴咏昕介绍,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磷脂、固醇、类固醇、甘油三酯,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合成身体激素的主要原料。
血脂异常会带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中风)、肾动脉硬化、全身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往往有两种原因:
·一个为继发性的,往往继发一些疾病,如患了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某些药物使用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
·另一个为原发性的,这类最常见,其中一个是家族遗传性的,与家族血脂代谢基因变异有关,但更多的是与饮食(高脂餐)、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相关。
高血脂有哪些诱因?
可控因素: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甲减、库欣综合征、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等;饮酒过量;吸烟;常吃含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体力运动不足;药物副作用(避孕药、雌激素、糖皮质激素、抗焦虑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不可控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
其中,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对血脂水平影响较大。
血脂好不好,认准哪些指标?
吴咏昕介绍,血脂好不好,认准这四个检验血脂水平的重要指标:
1.总胆固醇;2.甘油三酯;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异常的表现就是: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以是混合的。
只要出现了不该高的高了,不该低的低了,就是血脂异常。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高血脂的说法并不全面,应该称为血脂异常。
怎样才能发现高血脂症呢?
吴咏昕建议,普通人群中,45岁以上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查血脂;如果有血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血脂异常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过脑梗、心梗的人,也是要每6-12个月监测血脂。
当拿到血脂化验单,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评估,为你分为不同的危险分层,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干预的力度也不一样。
低危、中危的病人:没有基础疾病或其他危险因素少,又比较年轻,属低、中危人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一定用药,减体重、戒烟、戒酒、低脂饮食、体育锻炼。
高危、极高危的病人: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必须进行终生的药物干预与治疗。与高血压相比,血脂异常更加复杂,其药物也比降血压药物复杂,首推的药物是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药物,药物的选择和具体治疗方案由专业医生来制定,监控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不能自己乱买药或不吃药。(春城晚报 记者王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