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艺术家们在871文化创意工场留下的创作。 记者周密/摄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 当极具活力的涂鸦艺术与老旧工业厂房相遇,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刚刚落幕的2018年“创意昆明”系列主题活动上,盘龙区推出了主题为“创意昆明·城北UP”的涂鸦文化艺术节。来自泰国、新加坡,中国深圳、上海、成都、西安及云南的涂鸦艺术家齐聚昆明,在871文化创意工场留下了他们精彩的艺术创作:融合盘龙北京路、旧工厂、水源保护区等元素的作品;仿佛要游出墙面的灵动金鱼;有着3D效果的英文单词;经过漫画首发夸张处理的篮球男孩……
这次涂鸦文化艺术节,让更多昆明人近距离了解了涂鸦这一艺术形式。
涂鸦客收费按平方米计算
涂鸦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多年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在今时今日的中国,涂鸦已成为年轻人最“潮”的玩意之一。
而在昆明,随着公众、政府管理部门对这一艺术形式了解的不断深入,它的发展也有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对此,参加此次“创意昆明·城北UP”涂鸦文化艺术节的云南本土涂鸦客Daze深有感触。“最大的变化,就是你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去展示了。以前,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是乱涂乱画,会被市民乃至管理部门阻止,我们到处找废墟找墙壁,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晚上画。”5年多来,Daze一直在进行着涂鸦创作。“其实涂鸦不是乱涂乱画,它跟画画是一样的,只能说载体不一样。每个涂鸦客都有自己的绘画语言,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现在政府部门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让来自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涂鸦客来创作,是一个很开放的态度,我们也希望以这种方式,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涂鸦。”Daze说。
而来自深圳的涂鸦客Mok介绍,“涂鸦艺术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形式,真正能叫作涂鸦客的都有多年画画的功底,对画面、色彩的掌握不亚于纸上作画的画家,而且涂鸦还要融入3D技术等新技术,就像滚雪球一样,这个艺术形式内涵越来越丰富。”
Daze介绍,目前,昆明的涂鸦客数量并不算多,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对涂鸦也有了需求,“很多商铺和建筑、商业体会对涂鸦改造有需求,现在商业涂鸦市场价格已经到了每平方米一千元左右。”
涂鸦艺术将扮靓更多区域
昆明北,龙泉路871号。
建筑极具年代感的昆明重机厂如今成了871文化创意工场。眼下,这里既有陈旧的老车间、红砖厂房,也有充满文艺气息的画廊、色彩鲜明的涂鸦,不同时代的特色文化融合在一处。
随着“创意昆明·城北UP”涂鸦文化艺术节的推进,国内外的涂鸦客们为这个曾经的老工业园区持续不断注入生命力。
盘龙区文产办主任刘祺姝介绍,近年来文创产业的发展极有冲劲,通过不断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文化创意园区,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2017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39.5亿元,占GDP比重达6.04%,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51家,实现营收105.35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
“我们设置涂鸦文化艺术节这个单元,就是希望让年轻人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加入文创产业的发展大军,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增添更多的特色。”刘祺姝表示,涂鸦艺术与老工业园区改造的文化产业园区有很高的契合度,“其实在国际上,比如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些旅游发达的城市,涂鸦艺术也是宣传城市形象、文化的一张名片,昆明可以从文创园区或者其他一些有文化气息的特定区域来做尝试,让市民接触到一些新兴文创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目前,盘龙区已经在北京路的消防设施、电杆等特定设施用了涂鸦艺术进行美化,既能服务于市民,又能为昆明街头增添一抹亮色。
英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