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两年投入4.86亿 东西部扶贫协作助力云南怒江
​云南网    09-29 08:12:08

00300128940_0829a644

具有民族特色装饰的教学楼,崭新的跑道,花草争妍的校园……今年新学期,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420名傈僳族学生迎来崭新的格力小学,开启新的求学之旅。

维拉坝格力小学、格力幼儿园由珠海市格力集团全资兴建,投入5000万元,珠海市5名支教老师到维拉坝格力小学教授英语、音乐、体育课程。

00300128942_604fbbe4

珠海市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以来,两地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教育卫生等方面深入开展扶贫协作,帮助6100名建档立卡户摘贫困帽。

“窝在家里种包谷,一辈子也脱不了贫。到这里,一个月有4300多元收入,好好干上三四年,一栋房子就有了。”今年初,福贡县子里甲乡金秀谷村村支书坡相夺带100名村民到珠海市务工,开拓新的增收路。

珠海市把劳务输出作为花钱最少、受益最高、见效最快的精准帮扶措施。专门设立怒江州驻珠海劳务服务工作站,出台用工企业社保补贴、中介机构奖励、村委会奖励、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补贴等劳务协作政策,实施“双百工程”(对有意愿来珠海接受技工教育且具备基本文化素质等条件的“两后生”,实行百分之百接收入读珠海市技工院校、百分之百推荐就业)。在怒江建立珠海企业培训生产线,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输送,千方百计引导怒江农村劳动力到珠海市务工就业,学技术、转变生活理念,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能力素质,实现就业增收脱贫。目前,怒江已转移3232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86人)劳动力到珠海市就业,带动了近4000名贫困人口脱贫。

珠海市把扶智扶志、技能培训、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升作为帮扶的重要内容。先后选派了66名老师、83名医生到怒江支教、支医,开设“珠海班”、建设怒江州人民医院医技楼。以东部优势补西部之短,把沿海城市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传授边疆师生,把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带到怒江,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就医难、上学难问题。

有了致富产业才能拔穷根。珠海市充分发挥市场、信息、区位优势。结合怒江各县市、乡镇实际,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羊肚菌、冬早蔬菜、中华蜂、花椒、金银花等产业。在珠海市6个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设立怒江特优农产品专区,与京东进行战略合作,搭建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怒江特色农产品在粤港澳的销售渠道。7家珠海企业到怒江投资兴业,培育电商人才,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夯实冷链物流等涉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怒江绿色生态产业,走造血式扶贫新路子。

如今,珠海市的产业帮扶多点开花、结出硕果。贡山羊肚菌种植已达891.9亩,产值达1500万元,贫困群众从中增收4000多元。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设计、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民族服饰与手工艺品生产“扶贫车间”,投产后可年产2.32万件(套)民族服饰及手工艺品,解决安置点102户427名搬迁群众的就业生活难题。

截至今年上半年,珠海市通过各种渠道投入怒江州的各类帮扶资金累计达4.86亿元。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支持怒江打好脱贫攻坚战,帮助6100名建档立卡陪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子,过上好日子。

今年,怒江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通过珠海扶贫协作实现脱贫出列。目前,两地在继续抓好“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的同时,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在“1+7”协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加快实施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高黎贡山猪和中华蜂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积极寻找产业致富新路子,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云南网 记者李寿华)

编辑:徐婷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