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戏曲的远方需要“掌声和科技”同行
千龙网    09-29 10:38:49

1538119942427

9月15日,“东方之韵·梨园光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3D戏曲电影晋京展映”活动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幕,三部戏曲电影《曹操与杨修》、《景阳钟》以及《西厢记》,通过3D技术的完美展现,将剧中演员们唯美的戏曲妆容、绚丽的戏曲服饰、精致的舞美道具细腻而精准地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流派传承的创作机制、固定的舞台呈现方式,半封闭式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成为戏曲走向远方的掣肘。3D电影技术与戏曲的结合,拓展了戏曲的传播途径和范围,拉进了戏曲和年轻观众的距离,是对戏曲走向宽广未来的有效探索。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想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必须要有固定的养分供给。生活和观众就是艺术的生命之源,否则艺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有枯竭的一天。

戏曲的远方不是庙堂之高,而是脚下之路。这次的3D戏曲电影展映,让更多的年轻观众重新走进剧院,豆瓣8.8的评分说明,戏曲的式微不是曲高和寡,难遇知音,而是酒巷太深,知音难寻。放下身段,走下舞台,主动跟年轻人对话,跟时代对话,才是戏曲走向远方的第一步。仰望星空,先要脚踏实地。

3D技术跟戏曲结合,不仅解放了戏曲的传播方式,给戏曲装上了高飞的翅膀,更解放了戏曲的思维方式,革新了戏曲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善用助力,才能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3D电影与戏曲的双结合,不但加快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借助电影,还能让中国戏曲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3D技术不仅能精准捕捉戏曲妆容、精美戏服、舞美道具、演员身段神情等戏曲的美和细节,丰富戏曲的保存和传承方式,还能启发戏曲演员的表演和创作方式,拉进戏曲跟普通观众的距离,有利于戏曲的普及和推广。

对国粹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停留在口号和标语,还需要自上而下地积极推广和行动支持。戏曲的远方,观众的掌声是脚下的路,科技的创新是高飞的翅膀,缺一不可。(千龙网 评论池青)

编辑:徐婷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