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水泥路铺到家门口 跨进家门脚上不再沾满泥巴
昆明信息港    10-06 10:10:21

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10月2日12点10分,背起旅行包,坐上昆明开往曲靖市师宗县的火车,火车运行2小时48分,在师宗站慢慢停下。下火车,转乘城乡公交到达大同镇,再步行近3公里,下午4点10分到家。跨进家门才发现,跟以前相比,不仅火车跑得快,脚上也没有了沾满鞋子的泥巴。

国庆黄金周,对在外的我来说,是一趟归家的旅途。我的家乡在距师宗县城10余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记忆中,20年前来昆明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客车。没有高速公路,距昆明的车程有230多公里,坐客车需要近6个多小时才能到达。1997年12月,南昆铁路开通运营后,师宗往返昆明的交通工具多了一个选择——火车。不过,每天只有一趟慢车,发车时间在上午7点半左右,天不亮就要起床才能赶到火车站。火车中途要停靠18个站台,运行时间和客车相差无几。除了车速慢,买火车票还不能在网上订,每次回家都要提前到火车站排队“抢票”。

如今,只要拿出手机,动动手指,2分钟即可搞定火车票。昆明往返师宗的火车增加到5趟,车速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坐火车的时间比原来节省了一半。除火车外,昆明到师宗已全程都是高速公路,开车回家2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家越来越近,回家越来越便捷。

从1996年外出求学至今,每年在家乡生活的日子屈指可数,家乡经常出现在梦境里。

回乡的路,走得舒心吗?走出火车站,转乘城乡公交车到达乡镇后,顺着儿时上学的路步行回家。路上细雨蒙蒙,脚下的路早已变成水泥路,不再泥泞。路边的玉米、稻谷犹如“大地染金”,一阵风吹过,金灿灿的田里飘来阵阵稻香,到处呈现一派秋收季节的喜人景象。站在村口,远远望去,村庄绿树映衬,俨然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田园诗画。

记忆中,从乡镇到村子的这段路是泥巴路,一下雨就得穿雨鞋出门。不小心滑倒,还会弄得满身泥巴,上学时没少摔倒过。

当天下午4点10分,一颗急切盼归的心平静下来——到家了!跨进家门才发现,鞋子上没有了脏兮兮的泥巴。

因道路泥泞难行,到乡镇的路一直是村民们心中的一根刺。直到今年春节后,政府出钱把路修通,这根扎心的刺才从乡亲们的心里拔除。现在水泥铺设的路面干净平整,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雨天出行发愁。   

做晚饭的时候,习惯性担心电压不够。以前,村里电力设施老化,经常会跳闸。去年春节前,国家对农村进行电网改造,我们村里的电力设施重新改造,现在不仅使用电饭煲煮饭不用担心跳闸,使用小型碾米机也不怕了。 

晚饭后,在村子里走一圈,发现村民们越来越富裕了,家家都盖了新房,近半村民院子里都停放着小汽车。一个月前, 村中主要道路两侧也安装了路灯。路灯下道路亮堂堂的,村民们串门都很方便。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外20多年,感受最深的,还是回乡的交通和村庄的点滴变化。农村的生活,已越来越美好。

编辑:实习6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