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正文
英雄攀枝花再出发 阳光康养地创新篇
新华社    10-08 10:11:06

10月1日,细雨霏霏,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游人如织。开馆3年,这座全国唯一“国字头”三线建设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125万人次。

是什么吸引了人们?来自北京的杨菊芳女士说:“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让人感到神圣,攀枝花市就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国庆长假,一场以“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为主题的文化之旅,让天南海北的游客领略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质和阳光魅力。

7

鸟瞰花城 王东/摄

得天独厚攀枝花

承载着共和国最初的强国梦

攀枝花,木棉花,英雄花。长在金沙江畔,绽放于挺拔的枝头。有一座城,与花同名,它就是攀枝花市。

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震撼人心。作为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这里全景展示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记录了胸怀强国梦的一代三线建设者永不消逝的芳华。

8

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浮雕 王东/摄

攀枝花,因矿而生,因攀钢而兴,三线建设铸就了这座城市英雄的本色。

半个多世纪,攀枝花人开天辟地、艰苦奋斗,在亘古蛮荒的攀西大裂谷创造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奇迹——昔日一个“七户人家一棵树”的地方,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全市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辖米易县、盐边县、东区、西区、仁和区,人口123万,共有42个民族。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攀枝花1965年建市,是毛泽东主席力主建设的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是因国家三线建设而兴起的一座移民城市,毛泽东说:“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建不建攀枝花,不是钢铁厂问题,是战略问题”,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攀枝花时曾盛赞“这里得天独厚”。

三线建设时期,数十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汇聚攀枝花,以“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英雄气概,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起了“百里钢城”。

9

攀枝花三线建设资料图片(攀枝花宣传部供)

10

支援攀枝花建设的车队驶过金沙江上的瓜子坪大桥

11

攀钢建设初期艰苦的工作环境:席棚里办公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三线建设作出了重要评价,国家三线建设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重要产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这些都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财富。

攀枝花这个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布局的工业城市,承载着共和国最初的强国梦。

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聚宝盆——

矿产资源高度富集,匹配天成。境内已发现矿种76种,钒钛磁铁矿资源十分丰富,钒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3%,居世界第三;钛保有储量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三条河流纵贯全境,水能资源丰富充沛。

12

金沙江大峡谷 王东/摄

这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拥有特别适宜人类休养生息的海拔高度、温度和湿度,一年四季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61.79%。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

13

攀枝花特写 高阳琼/摄

14

三角梅 王东/摄

15

蓝花楹 苏坡/摄

16

凤凰花 王东/摄

17

白灵山索玛花 杨彦/摄

这是阳光格外眷顾的一方热土——

年日照27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气温20.3℃,是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盛产芒果、枇杷、石榴、莲雾等特色水果,特别是攀枝花芒果,因纬度最北、海拔最高、品质优越而畅销国内外。

18

攀枝花芒果

19

游客采摘石榴 王东/摄

这是四川南向开放的最前沿——

古代,这里是蜀商南向出川的“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今天,这里是四川通往南亚东南亚沿边、沿岸最近的城市,站在四川南向开放的突出部,门户价值日益凸显。

得天独厚的攀枝花,正赋予“三线建设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重整行装再出发

英雄本色与阳光魅力相得益彰

10月3日,为期两天的“普达阳光2018芒果音乐节”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普达国际康养度假中心激情开唱。上万名乐迷汇聚音乐节现场,与崔健、郑钧等歌手和天堂、声音玩具等10多组国内外乐队相约攀枝花,共同演绎一场盛大的音乐户外狂欢。

20

2018芒果音乐节激情开唱 戴兴/摄

场外,连绵的雨水挡不住慕名而来的游客,仅10月1日,就有超过2万辆省内外自驾游车辆涌入攀枝花。人们徜徉在“砚乡山水、稻香寻趣、果香拾味、花香去浊、遇见养心”5条精品旅游路线上,感受英雄本色,品味阳光味道。

21

游客游览攀枝花市仁和区 王东/摄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对攀枝花提出了“全力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新定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新要求。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曾经创造过奇迹的英雄攀枝花,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高水平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没有攀钢就没有攀枝花,工业不强就不叫攀枝花。攀枝花钒钛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钒产品、钛精矿等产能产量居全国第一,含钒超长百米钢轨助力中国高铁跑出世界速度。当前,全市抢抓全域列入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机遇,发挥攀钢“航母效应”,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培育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打造清洁能源开发高地。

22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东/摄

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深入挖掘充沛的光热资源,用工业思维和方式统筹农业生产经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建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3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 王东/摄

高起点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独特气候禀赋,按照“养身、养心、养智”的发展思路,加快安宁河流域和金沙江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康养产业集群,争创全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

24

攀枝花国际康养度假区 王东/摄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建设大城市,打造区域教育、医疗、文化中心,筑牢社会事业发展高地;打造大交通,加速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大数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做活大商贸,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25

建设中的成昆铁路复线 刘家成/摄

建设中的成昆铁路复线  刘家成/摄英雄攀枝花,在四川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的征程中,重整行装再出发。

阳光康养地,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再创新篇。

编辑:实习13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