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飘着糖炒板栗香味的季节又到了,金黄的果肉、甜糯的口感,是不是想立马吃上一盘呢?俗话说:“补药一堆不如栗子一把”。板栗除了是零食外,还是一种养生佳果!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
秋冬补肾,板栗当先
秋冬季节,人体的肾气较弱,很多人容易腰膝酸软。而栗子被称为“肾之果”,是补肾的主要食物。所以,每天吃3-5个栗子,长期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肾作用,改善腰膝酸软。
板栗生吃还是熟吃?
生吃更补肾
嚼生栗子仁,可以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能防治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等症状。
尤其是中老年人,建议每日早晚各吃生板栗三四枚,把栗子放在口中细细嚼碎,至口感无渣成为浆液时,一点点咽下去,能使保健效果最大化。
熟吃更健脾
除了生吃,大家常见的板栗做法还是炒食、蒸煮等熟吃法,这些吃法就对于脾虚的人特别适用。如果有体倦乏力、形体偏瘦、胃口较差等情况,日常可以多吃些熟板栗。除了补肾健脾,栗子从营养角度来看,各方面也很出色。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钾的含量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板栗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板栗可食部分平均为1.4克,含量不亚于蔬菜。
栗子虽好,但别多吃
都说“10颗栗子一碗饭”,这栗子营养丰富,热量却也不低。1小碗米饭热量为174千卡,而10颗栗子的热量就达到了170千卡左右。再加上栗子生吃难以消化,熟吃容易消化了却会产气,导致肠胃不舒服。所以大家吃的时候,尽量控制量,最好别超过10颗。
另外,正是因为它热量高、容易产气等特点,像下面这几类人,不适宜吃栗子:
1. 栗子含糖量高,糖尿病人不适宜吃。
2. 经常便秘、消化不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