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保山实现了从过去的“口袋警务”到“指尖警务”的转变,一部小手机就是“移动工作室”和“破案神器”,不仅便于民警处警,也让办事群众少跑腿。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发布通稿称,过去,民警开展基础工作主要靠一支笔、一页纸、一张嘴,耗时费力、流程繁琐、效率不高,民警落实工作“打折扣”;现在,用手机就能倒逼民警“沉得下、管得好、控得住”,实现从“口袋警务”向“指尖警务”转变。
一部手机成了破案神器。近年来,云南各地加大智慧城市创建的投入,重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取得了不俗成绩,主要体现在全省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已形成了覆盖各市县的骨干网络,呈贡信息产业园、云上云等重大项目开始建设,高起点打造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普及和深化;五华区、蒙自、弥勒、大理、文山和玉溪六个城市入围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昆明市完成了《昆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2016-2018年)》规划并启动相应专项的建设。到2020年,昆明将建设成为云南省信息产业的新高地、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信息枢纽。
目前,云南16个州市中已有14个开展数字城市建设,部分州市启动了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但与一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按照两会委员的说法,“云南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短板:深度和广度不足、顶层设计不足、推进部门不清、行业人才匮乏。”这有待于尽快出台云南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规划、建立综合协调领导机制、建立政策扶持机制落实资金保障、将内容创新和业务应用作为基石、建立人才集聚机制、提高智慧系统使用率。
今年8月31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15号提案的答复》中,就公共信息资源工程、智慧城建管理工程、智慧交通工程、智慧环保工程、智慧医疗健康工程、智慧旅游工程、“河长制”工程、智慧家居工程八个方面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做了详细介绍。可以说,云南正在智慧城市方面下一盘大棋。
实践表明,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治理现代化,已不是梦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将从“找政府办事”转向“政府主动服务”的新时代。为此,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政府除了在大数据和部门整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之外,还要引入市场组织、城市居民共同拟定智慧城市的战略规划与路线图,形成“共建”的主体结构。同时,要在升级信息基础设施的同时,用法治手段确保网络安全,鼓励居民利用各类技术平台参与城市规划和治理,形成“共治”的新格局,进而实现“共享”的目标,将城市打造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