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16年、2017年,我市教育工作在全省目标管理考核中荣获一等奖,综合评分均为全省第一。
“两个率先”彰显新时代责任担当。2014年9月1日起,全市8县(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学前幼儿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学前幼儿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金由市、县两级分担,列入财政预算,补助标准为每天每名幼儿3.5元。其中,市级0.5元、县级3元,每年按200天计,全年生均补助700元。2016年秋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在耿马、镇康、沧源3个边境县实施14年免费教育,共投入4522.35万元,对3个边境县70321人(次)学前两年、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进行资助。
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在高考上线率连续7年位居全省前列之后,临沧市2017年高考取得新突破,总上线率、一二本上线率均高于全省上线率,600分以上学生人数位列全省第三名。
教育精准扶贫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政府控辍、学校保学责任,政府、教育层层压实控辍保学责任,政府包村、包组、包户,教育包级、包班、包生,广泛动员学校和社会力量,实施质量控辍、依法控辍、爱心控辍,做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保证基本办学需求。
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校舍建设累计竣工13.8万平方米,运动场建设竣工4.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购置完成22.87万台件套,累计完成投资达4.04亿元,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均已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指标要求。实施职教扶贫工程,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目前,完成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42332人,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1.47万人。同时,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完成推荐就业工作,完成职业学校招生9920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实际送到浙江省6所职业学校就读9个专业85人。
教育对外交流合作踏上新征程。依托“国门学校”“汉语中小学推广基地”“华文教育基地”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全方位推进,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逐步增强。建成镇康一中、镇康边境国门小学、耿马一中、耿马孟定下城国门小学、沧源国门小学等5所国门学校和镇康一中“汉语中小学推广基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华文教育基地”,有聘请外国专家资格的学校4所。
目前,临沧市各级各类学校有外籍学生3881名,其中缅籍跨境就读中小学生3879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三年制大专班有缅籍留学生137名。认真做好滇西边境山区中学英语教师出国留学项目。2017年赴澳大利亚、加拿大学习16人;2018年预选赴加拿大、新加坡197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与市外、国外学校合作更加深入,教师互派、教师培训、教学交流、学生互换、学者互访活动更加活跃。(临沧日报 通讯员蒋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