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楚雄武定:劳务输出成为群众脱贫增收新亮点
云南网    10-29 14:34:30

“听说珠海的企业在招聘,我就去试试……我的选择是对的,珠海神采生物公司又大又好,上班时间为8小时,包吃包住,还有五险一金,现在我每月工资3500元。”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今年第一批到珠海打工的苗族姑娘潘世梅说到。

潘世梅是武定县猫街镇罗斯村人,家中有父母和弟妹,全家5口人的生计靠父母种点传统农作物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经济收入单一,人均收入低,还要供养弟妹上学,她家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

2017年,她从楚雄技师学院毕业,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今年1月,武定县人社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招聘会上,她成为第一个报名走出去打工的人。现在,她每月留下一点零用钱,其他都寄回家里,大大解决了家里的困难。在7月的第二次招聘会上,潘世梅现身介绍,让更多想外出务工的人坚定了信心。

出去一个人,挣回一笔钱,脱贫一家人,带动一个村,劳务输出正成为武定脱贫增收的新亮点。

近年来,武定县把劳务输出作为就业扶贫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工程来抓,通过人社部门搭建就业平台,增加就业机会,使劳务输出的家庭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地蜕变。

昔日在家里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群众也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外出打工脱贫者的引领下纷纷外出打工。

为了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武定县县委、县政府还制定几项措施。

突出责任抓落实,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指挥长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在工作中明确“谁挂钩、谁服务、谁扶贫、谁组织、谁跟踪”的工作方式。

突出对象精准抓平台建设,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60%以上。

突出信息共享抓宣传动员保障,充分发挥乡镇、村两委和驻村队员一线组织动员作用,利用乡村公告栏、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及时更新和发布用工信息,同时,依托人社系统省内外“人力资源工作站”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定期对转移就业人员进行跟踪回访,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突出能力提升转移培训,按照建档立卡户劳动力“100%培训、100%提供就业岗位、50%转移就业”的工作要求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专项能力培训和技能培训。

突出岗位开发抓精准对接,县人社部门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劳务工作站、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用工单位的劳务对接,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劳动力供需对接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通过落实各项措施,武定县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逐年提高,2017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5462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56237人,转移就业达706786人,转移就业率为48.1%,增长4%。

2018年,在新增农村劳动力33013人的基础上,全县累计转移就业106867人,转移就业率为69.11%。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38922人,占贫困劳动力的69.21%,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收入达5.7亿元。(云南网 记者曾滨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