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栗飞 10月30日至31日,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昆明市官渡区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县区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作了交流。11月6日,记者从官渡区工商联了解到,2017年,官渡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582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区GDP比重达51%。
“从2016年起,非公经济已成为官渡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支撑。”官渡区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官渡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国民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GDP连续两年全省县区排名第一,2018年位列“中国百强区”第52名。市场主体总量、新增量、增速均列全省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非公经济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近年来,官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广泛听取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及时出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32条意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同时,全区坚持围绕“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等五个方面的创建,作为引领和推动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覆盖会员企业761家 提质增优非公经济
开展“重走长征路——艺术走基层 共建红色乡村”活动
近年来,官渡区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优化会员结构,提高会员质量,注重会员的代表性、影响力和覆盖面。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加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大交流合作,谋求共同进步、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动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目前,官渡区共有8家街道商会,4家直属异地商会,累计发展会员761家。
2017年11月11日,官渡区自贡大安商会成立。
在强化支撑上,官渡区积极配齐配强区工商联领导班子,落实人员编制,强化经费保障,健全完善制度,加强了非公党建,建立了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工作制度,大力推进街道商会“四好”创建,切实增强了商会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此外,官渡区坚持重心下移,出台工作规范,提高街道商会规范化管理水平。落实“双月会”制度,以“四好”创建为抓手,不断增强街道商会、区属异地商会和驻区异地商会的自身建设。目前,官渡区与27家异地工商联(商会)缔结了友好协议,有力促进企业间、地区间的经贸交流与发展。
持续创新服务理念 帮助解决发展难题
官渡区举办“名家明学”会客厅签约仪式
今年7月,官渡区举办的“名家明学”会客厅签约仪式,迎来了首批28位企业高管,成功签约成为讲师团。他们将走进各所高校和大学生们共同分享就业、创业“实战”经验。这是官渡区在持续创新服务理念方面的新举措之一。
近年来,官渡区非公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省前列,跟每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息息相关,他们的背后都是一个巨大的实体经济体。通过“名家明学”会客厅的方式可以常年为在校、毕业、即将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上万个就业、实习、创业训练岗位。
官渡区工商联组织公益活动50余次,捐款、捐物合计1500余万元。
在实际工作中,官渡区还开创性地引入劳务派遣、兼职岗位等方式,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多年来,全区累计解决就业1万余人,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200余件。
今后,官渡区还将继续邀请更多知名企业家加入“名家明学”会客厅,一起走进高校,对学生们开展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指导,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官渡区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官渡区将努力把“名家明学”会客厅打造成全省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
在官渡区,创新服务新举措还有很多。据透露,目前,官渡区计划依托“政商直通车”线上平台及“亲清政商空间站”线下平台,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落实领导联系交友制度,畅通交流渠道,帮助解决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