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去年寻甸搬迁安置1668户少数民族群众 搬出“穷窝窝” 迈上幸福路
​昆明信息港    11-14 07:54:06

71711542126501767

苗族村小海新村发展蔬菜种植助村民增收。 记者周密/摄

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杨阳寻甸县金所街道草海子村委会额秧村原来是个远离市场又缺乏发展动力的省级贫困村,2015年,这个纯彝族村人均纯收入仅1560元,全村255户81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08户716人。

自精准扶贫推进以来,寻甸整合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额秧村通过统规统建,搬迁安置255户818人,户均100平方米,村民活动室、民族文化广场一应俱全,实现了从“穷窝窝”到宜居乡村一步跨越。如今,一条条宽阔的水泥硬化路进村入户,一栋栋二层小洋楼整齐排开,一个个种植大棚点缀田间……

不仅仅是额秧村,寻甸县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唐秀琴介绍,脱贫攻坚以来,全县通过易地搬迁、宜居农房集中安置的36个自然村,涉及苗族村12个、彝族村12个、回族村1个,占易地搬迁和宜居农房集中安置总户数的83.1%。民族聚居村落的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不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还很好地挖掘了民族元素。

这几年,额秧村变了。不仅居住环境越变越好,村民的观念也在转变,变化最大的就是村里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民袁东升说:“去年大年初七初八,村里的年轻人就急着出门,到正月十五就走得差不多了。现在,村里有100多名村民常年在外打工,加上在附近打零工的,外出务工人员有200多人。”

2016年底,泛海公益基金援建的农光互补示范项目落地额秧村,额秧村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助推项目落地,仅用一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127亩土地流转工作。现在,大棚成了多肉种植基地、羊肚菌种植基地。

和额秧村不同,塘子街道钟灵社区的小海新村是一个纯苗族村。2017年10月,33户114人从15公里外的原居住地集中搬迁到小海新村,每户都住上了105平方米的新建砖混安居房。今年9月15日,“寻甸县2018年花山节暨第二届摸鱼节”在小海新村启幕。村民说,他们不仅搬进了新家,村里还要发展旅游业,以后我们苗族小村将越来越热闹。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去年,寻甸全县易地搬迁、宜居农房集中安置少数民族1668户,全力实施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网”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五网”全覆盖。不仅如此,寻甸还把回族开斋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举办当周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三大节日举办当天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知识,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